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莫斯科5月5日電 題:從“熊貓緣”到“中國情”:“喀秋莎”和她的朋友們

中新社記者 單璐 田冰

晚春的莫斯科,細雨不期而至,但莫斯科動物園的大熊貓館依然人氣十足。來自俄羅斯各地的游客趁著假期冒雨而來,只為一睹中國“國寶”的風采。

大熊貓館分室內(nèi)外兩大區(qū)域,既有戶外“陽光房”,也有室內(nèi)“健身區(qū)”。三只大熊貓的“套房”寬敞明亮,每個角落都擺放著不同的豐容玩具:攀爬架、秋千、木質(zhì)搖搖馬一應(yīng)俱全,宛如專為它們量身打造的小游樂場。

午睡剛醒的大熊貓“喀秋莎”靈巧地從木架上爬下來,踱著步子認真巡視地盤;“如意”和“丁丁”則時而大口吃著竹子,時而抱著玩具翻滾玩耍。孩子們貼著玻璃看得入了迷,大人們則舉著手機不停拍照。大熊貓們每一個憨態(tài)可掬的動作都讓人忍俊不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shù)貢r間4月29日,莫斯科動物園大熊貓館,游客在大熊貓文創(chuàng)紀念品柜臺選購禮品。中新社記者 單璐 攝

“你知道‘大熊貓’用中文怎么說嗎?”來自俄羅斯赤塔市的小女孩達里婭考問媽媽。今年9歲的她已經(jīng)學了兩年中文,面對記者采訪,她落落大方:“我除了知道大熊貓,還會一些別的中文詞語。我們一家人冬天的時候還去了中國的滿洲里,城市很大很漂亮,我很喜歡?!?/p>

“大熊貓圓滾滾、毛茸茸的,太可愛了!”10歲的基里爾則是第一次見到大熊貓,“我知道中國有很多可愛的動物,除了大熊貓,我還想看金絲猴,也想了解它們是怎么生活的?!?/p>

2019年4月,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際,大熊貓“如意”和“丁丁”來到莫斯科,開始為期15年的旅居生活。2023年8月,它們的幼崽在莫斯科動物園誕生,成為首只在俄羅斯成功繁育的大熊貓。經(jīng)網(wǎng)絡(luò)投票,這只幼崽被起名為“喀秋莎”。

自出生以來,“喀秋莎”就備受關(guān)注,不僅在社交媒體上收獲大量粉絲,也融入了俄羅斯民眾的日常生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shù)貢r間4月29日,莫斯科動物園大熊貓館,游客展示購買的大熊貓文創(chuàng)紀念品。中新社記者 單璐 攝

“我們來自圣彼得堡,今天是專程來看‘喀秋莎’的?!睘榱说人缢褋?,塔季揚娜和女兒已經(jīng)在一旁站了一段時間。

“我們一直在社交媒體上關(guān)注她的成長?!彼緭P娜一邊拿出手機,一邊開心地展示身上的大熊貓元素,“你看,手機屏保、水杯、錢包,上面全是大熊貓的圖案。自從‘喀秋莎’出生后,我的孩子們就開始叫我‘大熊貓媽媽’,因為我實在太喜歡它們了?!?/p>

母女倆在“喀秋莎”身邊駐足良久,拍照留念,還買了不少大熊貓周邊文創(chuàng)紀念品?!奥犝f‘喀秋莎’長大以后要回中國?那真讓人舍不得。”塔季揚娜略顯感傷地說,“不過我們也明白,她的父母來自中國,終究她也要回到父母的故土,也許以后我們還有機會去中國看她?!?/p>

“我們很高興俄中關(guān)系現(xiàn)在這么好。我身邊有不少朋友去過中國,都說那是一個現(xiàn)代又富有魅力的國家?!彼緭P娜微笑著看了看女兒,“將來我們也要親自去感受一下,希望這個愿望很快就能實現(xiàn)?!?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