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論語》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一、醫(yī)院門診大廳:看看"眾生皆苦",便懂"身體是本"的真意 上周陪父親復診,在門診大廳坐了一上午看見穿西裝的男人扶著咳嗽的母親排隊,看見寶媽抱著發(fā)燒的孩子抹眼淚,還有拄著拐杖的老人獨自盯著繳費單發(fā)呆。突然想起《孝經(jīng)》里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中年人總以為自己是鐵打的,卻忘了生病是最公平的事,不會因為你是頂梁柱就網(wǎng)開一面 鄰座有位大哥邊打電話邊捶腰:"項目黃了就黃了,大不了從頭再來,可我這腰要是垮了一家老小咋辦?"他的話像一盆冷水澆醒了我——我們總為工作上的得失焦慮,卻忘了健康才是中年人的"底座"。就像菜市場賣菜的張叔,去年腦溢血住院后,逢人就說:"以前覺得賺錢最重要,現(xiàn)在才知道,能吃能睡能走動,比啥都強。"醫(yī)院的每一聲嘆息、每一個疲憊的身影,都在提醒我們:中年人熬不住的時候,先摸摸自己的心跳,只要身體還在就有翻盤的機會。 二、 凌晨五點的菜市場,路燈還沒滅,菜販子Already在卸車,穿睡衣的阿姨蹲在地上挑黃瓜賣早點的大爺掀開蒸籠,熱氣混著蔥花味撲面而來。有個穿皺巴巴襯衫的大叔,正跟賣豆腐的大姐討價還價:"多送塊豆腐唄,我家閨女愛吃你家的嫩豆腐。"突然想起《朱子家訓》里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中年人總把日子過成戰(zhàn)場,卻忘了菜市場里藏著最真實的生活。 賣魚的王姐說過一件事:去年她老公生意失敗,整天在家唉聲嘆氣,后來她硬拉著他來菜市場幫忙殺魚。"看著那些大爺大媽為了一毛錢斤斤計較,看著學生娃幫家里買早餐,他突然說'原來 三、公園晨練場:望望"老當益壯",便明"堅韌是路"的道理 每天早上的公園,總能看見70歲的李叔在單杠上做引體向上,退休的張阿姨帶著一群人跳廣場舞,還有穿太極服的老人在晨光里打拳。有次跟打太極的趙伯聊天,他說:"我兒子創(chuàng)業(yè)失敗那年,我每天來公園看這些老人鍛煉,發(fā)現(xiàn)他們有的剛做完手術(shù),有的子女在國外,但個個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我就想,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難,我們中年人更得支棱起來。" 想起《周易》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公園的晨練場就像一面鏡子,照見中年人的另一種活法:頭發(fā)白了沒關(guān)系,腿腳慢了沒關(guān)系,只要還能揮動球拍、邁開步子,就能把日子過成自己的節(jié)奏。就像跳廣場舞的王姨,兒子在外地工作,她每天帶著姐妹們排練舞蹈,還拿了社區(qū)比賽一等獎:"以前總覺得中年就是熬,現(xiàn)在明白熬不住的時候,就像跳廣場舞,跟上節(jié)奏就能跳出滋味。"那些在晨光里舒展的身體、堅定的步伐、爽朗的笑聲,都在傳遞一個信號中年人不是只能被生活推著走,只要你愿意隨時可以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讓自己發(fā)光的理由。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70后的我們,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浪潮,扛過了下崗潮,又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摸爬滾打,注定要經(jīng)歷更多風雨。但醫(yī)院的真實、菜市場的煙火、公園的堅韌,就像三盞燈,照亮中年路上的迷?!眢w是立足之本,別透支;平淡是生活真諦,別嫌棄;堅韌是前行力量,別放棄。 下次熬不住的時候,去這三個地方走走,聽聽別人的故事,看看人間的百態(tài),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從來不是孤軍奮戰(zhàn),那些看似熬不過去的坎,不過是人生路上必經(jīng)的修煉。正如老話說的"船到橋頭自然直",中年人只要守住本心、穩(wěn)住腳步,終能在歲月的磨礪中,熬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人到中年的70后,當你熬不下去時,不妨去這幾個地方走一走

林灝錫
·福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