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nuclear option”,中文翻譯為“核選項”。之所以用核武器的“核”字進行命名,是因為其在政治實踐中,會極具殺傷力與破壞力。2013年,民主黨占多數的美國參議院首次啟動核選項,2017年,共和黨占多數的參議院再度啟動核選項。

韓國政治中,也有核選項,現在,李在明也想動這一大殺器。

5月1日,韓國最高法院推翻了首爾高等法院對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案的無罪判決,要求首爾高等法院進行重審。首爾高等法院隨后確定將于5月15日開庭。

最高法院的決定,為李在明的青瓦臺之路再次增添了變數。如果首爾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在6月3日前完成對李在明的再審、終審定罪,那么李在明就無法擔任總統了。

而如果李在明擔任總統后,法院系統再判處他違反《公職選舉法》,那么李在明的任職資格也會面臨司法上的挑戰(zhàn)。

對于后者,李在明一派現在準備修訂《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當某人當選總統后,便必須暫停對他的審判。

而對于前者,李在明一派現在正考慮使用彈劾手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韓國國會一共有300個席位,共同民主黨獨占170席。根據韓國憲法,經過半數在籍國會議員的同意,就可以發(fā)起對包括最高法院大法官在內的任一法官的彈劾案,被彈劾者會被即刻停職,并等待憲法法院的審理結果。

現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曹喜大,他由尹錫悅提名,是保守派。此次正是他宣讀了要求首爾高院重審李在明的判決書。

如果曹喜大被彈劾,那么他會被立刻停職,直至憲法法院就彈劾案做出最終判決。

現在,共同民主黨高層已經要求法院暫緩對李在明的重審,并向曹喜大及其他大法官發(fā)出了彈劾威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月5日,共同民主黨選舉對策委員會本部長尹昊重國會記者會上講到:“法院應推遲在拉票期間內有庭審安排的候選人的庭審日期至大選之后……”

當記者問及共同民主黨是否準備彈劾首席大法官及其他大法官時,尹昊重說:“若法院不予推遲,共同民主黨將動員國民賦予國會的所有權限阻止司法部門發(fā)起政變”。

尹昊重使用了“政變”一詞來形容法院系統對李在明的重審安排。他說“共同民主黨將動員國民所賦予國會的所有權限阻止司法部門”,這里的所有權限,當然包括彈劾。

而且,國會彈劾權的直接來源是憲法,而不是國民。尹昊重卻在此用“國民”代替“憲法”。這種措辭上的偷梁換柱,難免不讓人想起最高法院于5月1日就李在明案做出重審安排后,李在明說“重要的是要聽從民意”,而絲毫不提及法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尹昊重要求首爾高等法院推遲對李在明的重審,而最高法院下達的指示卻是要求首爾高院“立即處理”。

對于首爾高院而言,最高法院的指示具有法定約束力。但是尹昊重的發(fā)言,卻也有現實威懾力,因為國會也可以彈劾首爾高院中負責重審李在明的法官。一旦這些法官被彈劾,重審工作就無法推進,首爾高院就需要另外分配法官進行重審。

在這場聽證會上,尹昊重還說:共同民主黨在此表明將阻止高等法院審理該案的堅定決心。

與其說是阻止首爾高院重審,不如說是要迫使首爾高院無視最高法院指示。

另外,共同民主黨也可以直接彈劾最高法院大法官,將曹喜大等保守派大法官盡數彈劾,迫使他們全部停職,從而讓最高法院陷入癱瘓,這樣一來,當首爾高院重審結束后,最高法院就難以完成二次終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共同民主黨會用盡全力確保李在明的參選資格,畢竟,在黨內初選中,李在明的得票率為89%。在博彩網站polymarket上,李在明當選下屆總統的概率為79%,而韓德洙為11%,金文洙為6%。李在明的當選概率,在5月1日當天有過較大回落,隨后再次拉升到先前水平。如果不是李在明當前面臨司法風險的話,他的當選概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