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的雷雨敲得窗欞直響。老張摸黑爬起來看院子,檐角的玉米苗剛露頭,經(jīng)不起這么折騰。

天還沒亮,村頭廣播就炸了:濰坊日照中雨帶雷,濟南淄博夜里也得下,魯中半島當心冰雹。這場雨來得怪。摘要1說莒南今晚雷雨轉(zhuǎn)多云,可昨天白天還是30℃的大晴天,傍晚突然陰得像鍋底。
濟陽那邊更急,傍晚雷陣雨緊跟著北風,氣溫直接砍半,10℃的夜涼得人打哆嗦。莊稼正拔節(jié)呢,這忽冷忽熱的天,就怕小苗兒扛不住?!白騼哼€說地皮濕,今兒咋就中雨帶冰雹了?
”村口大樹下,幾個老漢湊一起直嘆氣。半島的王大哥剛給花生地覆膜,聽說夜里有大風,急得騎上三輪車往地里趕,就怕薄膜被掀了。氣象站的預報跟著天變,莒南早上還說多云轉(zhuǎn)陰,下午就改成局部雷雨,陣風8到10級,這風要是卷著冰雹下來,果樹花能剩幾瓣?
最揪心的是時間點。雷雨專挑夜里下,老百姓睡覺都不踏實,萬一風把窗戶吹開,屋里進了雨是小事,田里的麥子剛抽穗,遭了冰雹可咋整?

濟陽的預報還算清楚,傍晚雷陣雨,白天能搶著把晾曬的糧食收了,可莒南的天氣像坐過山車,一天三變,農(nóng)活兒根本沒法按計劃來。
“立夏栽茄子,小滿種棒子”,眼瞅著到了種地的節(jié)骨眼,天公卻不做美。有經(jīng)驗的老人說,這種忽強忽弱的雨最麻煩,下不透地干,下狠了澇苗,再加上雷暴大風,果樹授粉都受影響。
去年鄰村就因為一場冰雹,蘋果減產(chǎn)三成,今年誰不盼著有個好收成,可這天氣,咋就跟商量好似的扎堆鬧幺蛾子?
我個人覺得,莊稼人靠天吃飯,可這天越來越讓人摸不透。預報說今晚半島有大雨暴雨,局部地區(qū)的降雨量怕是要超過往年同期,那些剛移栽的蔬菜苗,根系還沒扎穩(wěn),能經(jīng)得起這么泡嗎?

還有大棚戶,薄膜能不能扛住8級大風,壓膜的沙袋夠不夠重,這會兒說不定正打著手電筒往地里趕呢。這場雨像面鏡子,照出了種地的難。
年輕人嫌種地累往外跑,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面對突發(fā)天氣,心有余而力不足。
濟陽的老張蹲在門檻上抽煙,煙灰掉在褲腿上都沒察覺,他念叨著地里的玉米,不知道這場雨過后,還能剩下多少棵挺直的苗。
莒南的李大姐望著自家的桃園嘆氣,上周剛疏完果,要是冰雹砸下來,半年的辛苦就白費了。天氣預報還在更新,明后兩天莒南濟陽都是晴間多云,可老百姓心里的疙瘩沒那么容易解開。

這場雷雨帶來的不只是降水,還有對天氣多變的擔憂,對莊稼收成的忐忑?!疤煲掠昴镆蕖?,咱管不了老天爺,但能不能多學點防災法子?
比如提前給果樹搭防護網(wǎng),給大棚加固支架,這些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需要真金白銀。夜色漸深,窗外的風越來越大,呼呼地吼著。
不知道這會兒,有多少農(nóng)戶還守在田邊,盯著烏云密布的天,祈盼著這場雷雨能溫柔些,別傷了地里的莊稼。老天爺?shù)哪樥f變就變,咱莊稼人心里得有本應對的賬,可這賬該怎么算,才能讓收成少受點影響?這問題,就像今晚的天氣,讓人心里沉甸甸的,卻又不得不直面它。
畢竟,土地是咱的根,莊稼是咱的盼頭,再難,也得咬著牙往前奔。
只是希望,以后的天氣預報能更準些,咱莊稼人應對天災的法子能更多些,讓每一滴雨水,都能實實在在地滋潤土地,而不是變成心頭的愁云。至于這場雷雨過后,各地的莊稼到底咋樣了,現(xiàn)在誰也說不準,只能等天亮了去地里瞧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