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社交平臺,到處都是景區(qū)人擠人的畫面,看得人直發(fā)愁。

要說最夸張的,還得是咱老祖宗留下的這些熱門景點,如今全被游客“攻陷”了。

不光是高速上面堵車嚴重,就連好不容易到了服務區(qū)上個廁所,還得排一個大長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駕出行的“人在囧途”

相信很多人在五一假期,都想著自駕出去撒歡,享受詩和遠方,可現(xiàn)實卻給大伙來了個“迎頭痛擊”,活生生把自駕之旅變成了“人在囧途”。

就說這高速路況,簡直能把人逼瘋。

上海到南通這段路,往常一個小時穩(wěn)穩(wěn)拿下,結果假期一到,直接變成了6小時的“馬拉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網友曬出導航截圖和堵車路況,放眼望去,高速上全是車,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頭,車輛就像蝸牛一樣慢慢往前蹭。

原本規(guī)劃好的行程,全被這堵車攪和了,不少人只能無奈地在車里干著急,你說糟心不糟心?

最后好不容易熬到服務區(qū),本想著能松口氣,可沒想到,這服務區(qū)更是個“大型難題現(xiàn)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先看看女廁所這邊,排隊1小時那都成了常態(tài)。

女廁門口,隊伍排得老長,三列長隊能排出去老遠,保潔大姐也是忙得腳不沾地,每隔5分鐘就得進去補充一次衛(wèi)生紙,可見這人流量得有多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瞧瞧停車位,那叫一個一位難求。

服務區(qū)里車滿為患,車子都跟沙丁魚似的擠在一起,車主們開著車在服務區(qū)里轉了一圈又一圈,就盼著能找到個空位停車,可常常是希望落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加油站那邊也是狀況百出,等待加油的車流拐了三個彎,加油員累得掃碼槍都拿不穩(wěn)。

而對于開新能源車的朋友來說,那更是有苦難言,服務區(qū)里的充電樁數(shù)量嚴重不足。

好多新能源車車主在充電樁前焦急地排隊,等上2-3個小時才能充上電,有的甚至為了爭搶充電樁起了爭執(zhí),這好好的假期,就因為這些事兒,變得一團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駕出行本是為了快樂,可碰上這樣的路況和服務區(qū)困境,誰能開心得起來呢?

然而,這還不算完,等你好不容易到了景區(qū),那里的陣仗更讓你崩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全國景區(qū)“淪陷”

先嘮嘮北京長城吧,好家伙,去了的人都說,這人山人海的陣仗,跟春運有得一拼!

遠遠望去,長城上人群密得跟沙丁魚罐頭似的,密不透風。

有的地方想挪動一步都費勁,保安大哥們沒辦法,只能站在城墻邊沿指揮,看著就讓人捏把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仔細瞧瞧,那些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明代城磚,愣是被無數(shù)游客的腳步踩出了凹痕。

這些城磚見證了朝代更迭,承載著歷史的厚重,現(xiàn)在卻因為游客數(shù)量過多,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不知道這樣下去,以后我們的子孫還能不能看到保存完好的長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完長城的“人潮”,咱再聊聊泰山。

數(shù)據(jù)一擺出來,真的嚇一跳,泰山日均游客達到4.53萬,比景區(qū)承載量多出了1.53萬!

不少游客為了能在山頂看日出,凌晨三點就爬起來收拾出發(fā),結果呢?還是遇上了大堵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家滿心期待,想著早點到山頂占個好位置,可在登山的路上走走停停,等好不容易登頂,太陽早就升得老高了。

甚至有的游客到頂?shù)臅r候太陽都快下山了,想看的日出成了“日中”或者“日落”,這心里得多憋屈。

而且這么多游客集中登山,對泰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垃圾清理、植被保護都成了大難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說說其他熱門景區(qū),西湖肯定得提一嘴。

西湖斷橋那場景,簡直絕了!每平米差不多得站5個人,橋面密密麻麻全是人頭。

你想舉著手機拍個美美的照片?太難了!鏡頭里除了人還是人,想找個干凈的畫面都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讓人揪心的是,游客數(shù)量實在太多,石欄能不能承重這么多人都未可知,萬一橋斷裂了出現(xiàn)危險,那后果簡直不敢想。

這還只是北京、泰山、西湖的情況,全國其他景區(qū)也都沒好到哪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像西安的兵馬俑,展廳里擠滿了游客,想好好看看那些栩栩如生的陶俑都得“見縫插針”。

上海迪士尼樂園,每個熱門項目都得排上好幾個小時的隊,一天下來能玩上兩三個項目就算運氣不錯了。

重慶洪崖洞,夜晚燈光亮起,吸引了大批游客,周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不過當你在景區(qū)人擠人、路上被堵成“停車場”時,車廂這邊正在上演一場悄無聲息的“逃離”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逃離”潮背后的真相

今年假期還沒開始,12306平臺上就掀起了一股退票潮,整整600萬張票被退了回來!

原來,不少人刷短視頻刷出了“危機意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看到長城像“人肉傳送帶”,泰山臺階上全是挪動的人影,西湖斷橋直接成了“人橋”后,不少人趕緊打開12306,取消了早就訂好的車票。

尤其是年輕人,以前總愛往網紅景點扎堆打卡,現(xiàn)在學精了,刷到景區(qū)“淪陷”的視頻,直接放棄行程,轉頭研究起冷門小眾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這波“逃離”看似突然,實則也揭開了旅游市場不少問題。

一方面,游客數(shù)量爆發(fā)式增長,景區(qū)在管理、服務、設施等方面準備不足,導致游客體驗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游客的旅游需求集中釋放,扎堆出游,也給景區(qū)帶來了巨大壓力。

有人算過一筆賬,全國十幾億人要是都在同一時間段出游,就算把所有景區(qū)容量翻一番,都未必能滿足需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現(xiàn)在網上討論最多的,就是咋把假期和堵車、人擠人“解綁”。

有人提議學國外搞帶薪休假,想啥時候出門就啥時候出門;也有人建議錯峰放假,不同行業(yè)、地區(qū)分批次休息。

畢竟誰都不想放假出門,結果是花錢買罪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參考文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