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一假期,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接連5天都是一早貼出了“預約已滿”的溫馨提示。過去5天里,相信很多想去打卡的市民、游客,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那么,整個五一假期三峽博物館到底接待了多少人?為何預約名額總不夠用?答案來了——三峽博物館本館接待量為75777人次,其中單日最多接待量達到了15304人次。

據(jù)介紹,在五一假期中三峽博物館的預約名額均按場館最大載荷量釋放。據(jù)最新數(shù)據(jù),5月1日至5日的5天假期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本館及其下屬的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重慶宋慶齡紀念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四個場館共接待觀眾100989人次,與2024年同期相比,總接待量增長了7.9%。三峽博物館的巨大吸引力和重慶深厚的文化底蘊也由此顯露無遺。

具體來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本館的接待量為75777人次,同比增長0.39%,日均接待15155人次。其中,單日人流量的最高峰出現(xiàn)在5月3日,當天共有15304人次的游客走進了三峽博物館打卡。

《壯麗三峽》基本陳列依舊是“流量擔當”;用“石頭的故事”生動還原了川渝地區(qū)文化風貌的臨時展覽《貞石千秋——巴蜀碑銘展》也吸引著大量游客。

此外,揭開“水下碑林”神秘面紗的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也連日發(fā)布了預約已滿的提示。過去5天中,這里接待人數(shù)達18198人,同比增長14%,日均接待量為3639人次。5月2日以5271人次的單日接待量刷新紀錄。重慶宋慶齡紀念館在今年五一假期接待人數(shù)達4860人次,日均接待972人次,5月2日單日最大接待量1394人次。

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日均接待量為430人次,單日最大接待量為5月3日的731人次,彰顯出游客對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濃厚興趣。通過參觀和講解,游客們近距離感受到了文物保護的專業(yè)性和重要性,增強了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意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大眾的旅游需求逐漸從單純的觀光向深度體驗轉(zhuǎn)變,更注重文化內(nèi)涵和精神享受。三峽博物館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五一假期期間,三峽博物館預約人數(shù)多次達到接待上限,博物館貼心地推出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預約倡議書》,將預約方式、細則再次送到游客“手中”。游客們在這里不僅能夠感受到“花式寵粉”的細致服務、欣賞到珍貴的文物,還能夠通過參觀展覽、參加社會教育活動等方式,深入了解重慶的歷史淵源和文化特色,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實現(xiàn)了一次精神上的深度之旅。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