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北京5月6日電 (記者韋衍行)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2025年“五一”假期,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超6049.19萬人次,較2024年“五一”假期參觀人數(shù)增加了879.87萬,同比增長17%,創(chuàng)歷史新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觀眾在故宮博物院參觀展覽。人民網(wǎng)記者 韋衍行攝

數(shù)據(jù)顯示,陜西、江蘇、浙江、河北、山東、河南、廣東、四川等省份接待觀眾超300萬人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吸引大量觀眾參觀,5月1日至5月5日,全國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觀眾達331.32萬人次,同比增長2.3%,其中11家游客總量超10萬人次。

文博熱”持續(xù)升溫,逛博物館、游遺址公園已經(jīng)成為旅游新時尚。今年“五一”假期,各類特色展覽、創(chuàng)意活動層出不窮,讓天南地北的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五一”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共接待觀眾10.97萬人次?!皟纱蠡娟惲?五大臨時展覽”的立體觀展體系為觀眾帶來一場又一場中外文明的深度對話。圍繞展覽,晉博還推出“博物館里尋模范”、“古希臘古羅馬雕塑藝術(shù)”專題講座等10余項特色活動,并在閉館后于新媒體平臺推出專題直播,實現(xiàn)“閉館不打烊,文化不斷線”。

浙江自然博物院在“五一”期間共迎來觀眾12.56萬人,其中杭州館4.37萬人、安吉館7.31萬人及24小時博物館0.88萬人,較2024年提升34%。安吉館的夜探活動,備受家長與孩子青睞。在破解一個個謎題、跨越一道道關(guān)卡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領(lǐng)略到夜晚博物館的獨特魅力,更在歡聲笑語里將知識悄然收入囊中,收獲滿滿。

此外,夜游博物館也成為假期旅游的一大亮點,讓廣大觀眾解鎖更多逛館新方式。陜西歷史博物館開放至21時30分;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則延時至21時,并推出社教活動和非遺活動共百場;洛陽博物館則推出“洛博之夜——一夜探古今”夜游活動,結(jié)合實景演藝與深度講解展示文物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