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W.n
距離2025年5月20日還有不到兩周時間,這個原本只是賴清德上任一周年的日子,突然間被賦予了另一層意味。
外界原以為他會在這一節(jié)點交出一份“施政成績單”,卻沒想到,一場關乎存亡的政治風暴正在醞釀。
那么,究竟為何在這個時間點突然換將?這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政治暗流?

府內換血引發(fā)“清算”疑云
賴清德最近在民進黨內部引發(fā)的風暴,不僅僅是一次政治動作,而是一次徹底的“清算”。傳言他下令,全力推動對國民黨“立委”的大罷免。
雖然賴本人堅決否認,民進黨秘書長林佑昌與多名高層也出來“辟謠”,但民進黨發(fā)言人卓冠廷的爆料言之鑿鑿,一時間,臺灣政壇沸騰。

這時,朱立倫站出來說,從5月20日起,國民黨要正式啟動對賴清德的罷免,現(xiàn)場群眾情緒高漲,藍營的士氣也被徹底點燃。
這回他也是豁出去了,直接給民進黨"立委"貼上賴清德"鷹犬"的標簽,國民黨發(fā)起對賴清德的罷免,這是要把戰(zhàn)火燒到底了。

4月28日,民進黨還在狗急跳墻,派檢調搜查新北市黨部,帶走了黨部書記長陳貞容和書記朱培儀。
而在這場抗議里,韓國瑜成了全場焦點,他站在臺上,講得直白又有力,說賴清德頭上懸著“關稅、軍演、大罷免”三把刀,句句戳中老百姓的心。韓國瑜批評賴清德為了討好美國,不惜犧牲臺灣民眾的利益。

在4月26日的反賴集會上,韓國瑜已經(jīng)明確表明與賴清德勢不兩立的立場。那個敢于直面挑戰(zhàn)、堅決不屈的韓國瑜似乎回來了,這無疑讓民進黨感到不安。
再加上藍營當前面臨的形勢確實十分嚴峻,賴清德發(fā)動這場大罷免戰(zhàn),表面上是為了奪回立法機構的多數(shù)席位,實際上則是要借機重創(chuàng)國民黨,甚至使其徹底邊緣化。

這場罷免不僅僅是對賴清德個人的挑戰(zhàn),更是對民進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質疑。
朱立倫帶頭發(fā)動25萬人反賴集會,宣告“從5月20日開始,全面啟動罷免賴清德”,這一舉動瞬間點燃了藍營士氣,也讓綠營倍感壓力。

藍白抱團取暖
賴清德在核心圈內“整軍經(jīng)武”,壓力很快就傳導到了另一頭,民進黨那邊磨刀霍霍,據(jù)說已鎖定三十多個藍白陣營的民意代表,準備發(fā)動罷免。
面對這種針對性極強的攻勢,國民黨和民眾黨這兩大在野力量,似乎正被迫走到一起,更甚至最近,雙方罕見地發(fā)聯(lián)合聲明,一起譴責針對高虹安、鄭正鈐等人的罷免案是“惡意操作”。

他們不僅誓言要“正面迎戰(zhàn)”,甚至計劃在全臺搞活動爭取支持,這一幕“藍白合”,更是出于現(xiàn)實的生存焦慮。
要是各打各的,很可能被執(zhí)政黨利用資源優(yōu)勢逐個收拾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已經(jīng)放話,要在賴清德就職周年時正式推動“罷免案”。

可這需要立法機構的票數(shù),目前藍白兩黨加起來62席,離通過罷免案的門檻還差14票,民眾黨那關鍵的8席,就顯得特別重要。
反過來看,民眾黨也需要國民黨更扎實的基層動員能力,來對抗接下來可能面對的政治甚至司法追殺。在“保席位”、“斗執(zhí)政黨”這兩個點上,雙方找到了暫時的共同語言。

更深一層看,在兩岸政策這個核心問題上,國民黨堅持的“維持現(xiàn)狀”和民眾黨強調的“務實交流”,以及雙方對“九二共識”的不同態(tài)度,存在根本性的差異。
經(jīng)濟民生和安全焦慮雙重夾擊
政治舞臺上吵得熱鬧,舞臺下的臺灣社會,經(jīng)濟上的壓力和焦慮卻越來越真實。
美國對臺加征高關稅的陰影還沒散去,臺積電這樣的龍頭企業(yè)跑去美國設廠,又引發(fā)了產(chǎn)業(yè)鏈“斷鏈”的擔憂。

島內經(jīng)濟前景,確實蒙上了一層陰影,制造業(yè)景氣信號,已經(jīng)亮起了代表低迷的“黃藍燈”。有經(jīng)濟研究機構甚至預測,下半年失業(yè)率可能沖破5%的警戒線。
老百姓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口袋里的錢變少、工作不好找,統(tǒng)計數(shù)字擺在那兒:臺灣民眾的實際薪資,已經(jīng)連續(xù)好幾年負增長,年輕人失業(yè)率更是高達12.7%。
在這種大背景下,任何戳到民生痛點的話題,都很容易被政治力量抓住放大。國民黨的韓國瑜就瞅準時機,喊出“為全臺1100萬勞工加薪”的口號。

當民眾普遍的心聲是“要飯碗不要炮彈”時,經(jīng)濟牌的分量就顯得格外重。
那對臺灣的石化、機械、紡織等行業(yè)的沖擊,可能高達幾百億美元,與此同時,臺商對大陸的投資卻在逆勢增長,這種復雜的經(jīng)濟互動,也讓未來的政治走向更加撲朔迷離。
臺灣軍方內部問題不斷,今年申請?zhí)崆巴宋榈娜藬?shù)激增了四倍,有海軍軍官公開抱怨美國軍艦不頂用,甚至極少數(shù)官兵在網(wǎng)上流露消極乃至“投誠”的想法。

結語:
這些雖是個案,卻也反映出軍心士氣正發(fā)生微妙變化。賴清德當局強推的“臺造潛艇”計劃,因為技術問題延期了,相關預算也在立法機構被藍白陣營聯(lián)手凍結,他那套“以武謀獨”的算盤,在現(xiàn)實中踢到了鐵板。
解放軍的軍事活動已經(jīng)常態(tài)化、實戰(zhàn)化,軍機軍艦頻繁穿越所謂的“應變區(qū)”。像殲-20、東風-17這些先進武器的部署,形成了強大的非對稱威懾。

這使得過去不少人指望的“美軍護臺”承諾,在現(xiàn)實面前顯得越來越不靠譜,國際上看臺灣未來的眼光也變得更加謹慎,日本有學者預測藍白合可能在未來終結民進黨政權。
美國智庫的調查則顯示,臺灣社會“疑美”的情緒正在顯著上升。

當內部士氣不振、自主防衛(wèi)項目卡殼、外部軍事壓力加大、所謂“安全保證”又越來越可疑時,賴清德當局在安全議題上能打的牌,正變得越來越少。
未來的劇本會怎么寫?沒人能打包票。
賴清德的強硬和洗牌,或許能暫時鞏固他在綠營的地位,但也可能把朝野對立推向更極端,讓臺灣社會撕裂得更深,藍白陣營的合作又能撐多久?是形成有效制衡,還是曇花一現(xiàn)?
參考信源:

罷免賴清德難成功,朱立倫有何考量?藍營人士:為反攻做鋪墊——海峽導報2025-05-01

藍白動員全島“推翻賴清德”——環(huán)球時報2025-04-29

國民黨宣布:將開展罷免賴清德行動——東南網(wǎng)2025-04-29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