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海上軍事力量,美國海軍就像個坐在鐵王座上的巨人。十一艘核動力航母橫跨四大洋,七十多艘核潛艇潛伏深海,配合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這套組合拳砸下來,地球上九成國家連還手的念頭都不敢有。可偏偏有個俄羅斯老頭拍著桌子說,要是真打起來,我們能把美國人揍趴下——這事兒聽著像街邊大爺吹牛,但細看門道,還真有點嚼頭。

說這話的維克托·巴拉涅茨可不是無名之輩。這老爺子從蘇聯(lián)坦克兵一路干到戰(zhàn)地記者,阿富汗戰(zhàn)場上挨過槍子兒,克里姆林宮里見過戈爾巴喬夫,寫的軍事書籍能擺滿半個書架。如今他在俄羅斯媒體圈混得風生水起,每周專欄寫得比年輕人還猛。最近他甩出個狠話:俄羅斯海軍藏著兩把刀,一把叫核潛艇,一把叫高超音速導彈,專捅美國航母的腰眼兒。
美國人的海上家底確實厚得嚇人。福特級航母造價130億美元,上面停著F-35戰(zhàn)斗機就像會飛的鈔票,宙斯盾系統(tǒng)能同時鎖定幾百個目標。但問題就出在這兒——他們的武器越造越貴,俄羅斯人卻琢磨出個歪招:你造天價航母,我就搞百萬美元的導彈;你建全球基地,我守自家門口。北風之神核潛艇往北冰洋一蹲,600米深的海水就是天然屏障,布拉瓦導彈隔著九千公里都能掀翻半個西海岸。更絕的是"波塞冬"核魚雷,這玩意兒能在海底爬行上萬公里,專挑港口搞偷襲,防都沒法防。
俄羅斯人最近試射的鋯石導彈直接把軍迷看傻了。9倍音速什么概念?從北京到上海只要七分鐘,飛得比愛國者導彈還快,雷達還沒反應過來,航母甲板就開花了。更損的是他們搞的"區(qū)域拒止"戰(zhàn)術——黑海擺上棱堡導彈,波羅的海架起反艦系統(tǒng),愣是把自家后院焊成鐵桶。美國航母戰(zhàn)斗群看著唬人,真往克里米亞湊,保準被炸成篩子。
不過要說俄羅斯穩(wěn)贏,那也是扯淡。他們海軍預算還不到美軍零頭,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修了十年還沒出院,造船廠工人天天為零件發(fā)愁。真打持久戰(zhàn),俄羅斯那點家底扛不住。但巴拉涅茨這幫人精明就精明在,他們壓根沒打算跟美國人拼消耗。一枚鋯石導彈才幾百萬,打沉130億的航母就是血賺;北風之神潛艇逮著機會放冷槍,打完就躲回冰層下面。這種流氓打法,恰恰戳中了美國海軍的痛處——你十個手指按不住二十個跳蚤。
現在最要命的是核威懾這個死結。兩國核潛艇都在深海游蕩,波塞冬魚雷帶的是200萬噸當量核彈頭,這玩意兒要是在紐約港炸了,半個曼哈頓都得沉海里。但話說回來,美俄都不是瘋子,真到按下按鈕那步,估計手都得抖。所以巴拉涅茨這話更像心理戰(zhàn)——老子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你美國敢來硬的,我就敢掀桌子。
說到底,這場嘴炮大戰(zhàn)暴露了現代海戰(zhàn)的尷尬現狀。美國砸錢堆出來的鋼鐵洪流,碰上了俄羅斯的"窮鬼戰(zhàn)術";航母再厲害也架不住導彈洗地,潛艇再安靜也防不住飽和攻擊。但戰(zhàn)爭從來不是數學題,真打起來供應鏈崩盤、油價飆漲、港口癱瘓,到時候沒有贏家只有難民。巴拉涅茨心里門兒清,他這通狠話既是給自家海軍打氣,也是提醒美國人:別把北極熊逼急了,人家手里真有拆航母的榔頭。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