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 1

關稅之下,多架波音客機遭“退貨”

近日,由于關稅政策的影響,已有中國的航空公司表示停止接收波音公司的飛機交付。

原本波音公司計劃在2025年向中國交付約50架飛機,但截至今年3月底,只交付了18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jù)報道,今年4月,已有3架原計劃交付廈航和國航的波音737MAX客機,已經(jīng)飛到了中國舟山,被退回后,又飛回了美國。另外,吉祥航空原本計劃要接收的波音787客機,也被推遲了交付。

此外,多變的關稅政策,也改變了不少航空公司的飛機置換進度。

飛機其實有的時候跟汽車很像,畢竟都是大型工業(yè)品,汽車開久了就會有一些小毛病,相比于新車,往往會需要更多的維護和保養(yǎng)。

飛機也是類似,飛久了小問題也會比較多,時間長了,安全的隱患也會增大。因此咱們國家很多航空公司的做法是,不斷地購買新飛機,飛到一定年限以后,再二手賣掉,從而讓機隊的飛機處在最佳服役年限,從而最大限度的保障飛機的飛行安全。

根據(jù)財聯(lián)社的報道,就在今年4月3日,南方航空有10架B787-8飛機及2臺GENX-1B70發(fā)動機在上海聯(lián)合產(chǎn)權交易所掛牌,每架飛機轉(zhuǎn)讓底價約3.59億元到3.83億元。

要知道,這10架飛機可都是機齡在10年以上的老飛機,原計劃全部出清,并且在去年11月的時候,南方航空就已經(jīng)發(fā)布了出售征詢意向??墒沁@筆交易在4月11日突然宣布終止。

造飛機可不是下餃子,不是說你需要的時候就能馬上造好的。暫停接收新的波音飛機,但你的運力也需要維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了飛機廠商的訂單交付。不只是中國的航空公司如此,美國達美航空、歐洲瑞安航空等也都表示,如果關稅導致飛機價格上漲,也將考慮推遲飛機的交付時間。

這將對原本處境不佳的波音公司,無疑是雪上加霜。

0 2

巨額虧損、空難頻發(fā),波音怎么了

從財報來,2018年可以說是波音最后的高光時刻,營收達1011億美元,凈利潤104.6億美元。然而著幾起空難的發(fā)生,波音公司也開啟了連續(xù)6年的巨額虧損。財報顯示,2024年波音公司凈虧損118.17億美元,約合860億人民幣,相當于虧掉了一個東方航空的市值。

2018年10月,印度尼西亞獅航的一架波音737 MAX 8型客機發(fā)生事故,造成189人死亡。

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亞航空302航班,也是一架波音737 MAX 8型客機,發(fā)生事故,造成157人死亡。

2022年3月,中國東方航空MU5735航班發(fā)生事故,飛機型號波音B737-800,造成132人死亡。

2024年12月,韓國濟州航空7C2216航班事故,飛機型號也是波音737-800,造成179人死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來看,從2000年至今,波音公司僅737系列的飛機,至少發(fā)生了26起空難事故,平均每年掉一架。

誰能想到,在今天如此拉跨的波音,曾經(jīng)可是美利堅合眾國的驕傲。

在1950年代和60年代,波音公司相繼推出了707、727、737等多款爆款產(chǎn)品,因質(zhì)量和安全享譽全球。1960年代末,波音公司還推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飛機波音747系列,并將這一記錄維持了37年,直到空客A380的出現(xiàn)。而波音747系列也是全球最安全的機型之一。

波音公司曾經(jīng)以工程師文化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成為美國工業(yè)界的標桿。用我們的話說,那可是合眾國的“工業(yè)長子”。甚至曾經(jīng)在民間流傳出,“非波音,就不飛”(If it's not Boeing, I'm not going)的口號。就連西雅圖的球隊,也因為當時波音的總部在西雅圖而命名為“超音速”。

曾經(jīng)的波音很輝煌。

波音到底怎么了?

一切都要從那一起并購說起。

0 3

一切向錢看

1997年,波音并購了但是美國另一所航空大廠麥克唐納·道格拉斯(McDonnell Douglas,以下簡稱“麥道”)。并購之后,高管團隊大換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8個高管之中,有10人都根本不懂技術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有7人來自麥道,只有1人來自于原本的波音公司。

而麥道當年之所以因為經(jīng)營不善而被波音公司并購,就是因為其重金融而輕技術。而并購之后,原本麥道公司CEO哈里·斯通塞弗(Harry Curtis Stonecipher ),搖身一變成為新波音公司的CEO。

并購之后,隨著CEO和高管團隊的“麥道化”,大量原本麥道的“陋習”,也迅速影響了波音。

首先是公司總部的搬遷。波音公司原本是base在美國西海岸的西雅圖,跟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微軟、亞馬遜是鄰居,跟美國的科技聚集地硅谷,也同屬西海岸,共用同一時區(qū),本來科技創(chuàng)新的基因是很足的。

但美國的老錢們(old money),主要集中在東海岸,紐約、芝加哥、華盛頓等。其中美國兩大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都在紐約。

而波音公司有大量的訂單來來自于東海岸,同時,波音公司還是美國最重要的軍工企業(yè)之一,有大量的訂單來自于五角大樓。

因此在2001年,波音公司將總部從西雅圖搬遷至芝加哥,這樣離華爾街的華盛頓都更近一些。

0 4

重銷售,輕技術

到了2022年,波音公司索性直接將總部搬到了華盛頓。因為五角大樓是否有訂單給到波音公司,取決于美國國會是否能批準相應的國防預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美國國會能否批準,在于你在國會的影響力。為了拿到更多的美國政府訂單,波音公司將總部搬到華盛頓,同時投入大量的資源,在“游說”上(lobby,美國財團對國會施加影響力的一種合法方式),同時兩邊壓住,給共和黨和民主黨都貢獻的大量的“政治獻金”。

這也意味著,波音公司從原本技術導向、產(chǎn)品導向的公司,變成了一個銷售導向的公司。

從2020-2023年,波音公司的營銷費用占比就超過了研發(fā)費用,一直持續(xù)了4年。而波音公司的研發(fā)占營收比,常年在3%-5%左右,如此低的研發(fā)投入,很難想象這是一家造大飛機的“科技公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苕國土魚)

不僅如此,為了節(jié)約成本,波音公司還把大量的業(yè)務外包出去,甚至還將部分業(yè)務外包給印度公司,畢竟印度的人力成本要比美國便宜的多。

據(jù)報道,在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波音公司有70%的零件和組裝來自外包供應商,之前事故頻出的波音737MAX型客機的的飛行控制系統(tǒng),就外包給了印度HCL科技公司。

0 5

迎合美式“政治正確”

此外,在選人用人上,波音公司也受到美國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2015年丹尼斯?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出任波音的CEO后,為了響應民主黨的所謂DEI(多元、平等與包容)的“政治正確”,大量招聘了所謂“少數(shù)族裔”,如黑人和印度裔,招聘員工以膚色優(yōu)先而非能力優(yōu)先,同時在公司內(nèi)部,排擠大量的白人技術人才,讓許多“工程師派”員工紛紛出走,這也給波音公司埋下了隱患。

去年6月,波音發(fā)射的“星際客機”飛船因為技術故障無法實現(xiàn)載人返航,讓原本執(zhí)行8天任務的宇航員,最終在太空滯留了6個月,最后還是馬斯克派了SpaceX的“龍”飛船,才把他們帶回的地球。

據(jù)《智谷趨勢》報道,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出現(xiàn)190次飛機事故,其中波音公司的飛機事故就占了55起,占比28.9%,在飛機廠商中占比最高。而且波音的老對手歐洲空客集團,事故則只有25起,占比13.1%,還不到波音事故數(shù)據(jù)的一半。要知道,從全球飛機的交付量來看,空客集團的交付量是遠大于波音公司,但事故率卻遠低于波音。因此,不管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nèi)市場,航空公司普遍更傾向于優(yōu)先購買空客的飛機。

相比于波音飛機的退訂潮,空客集團2030年前交付的窄體機位已經(jīng)全部售空,你有錢也買不到,也要排隊。而全球0事故率的中國商飛的C919型號客機,的訂單量已達到1500架,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產(chǎn)能不足。

相比于連續(xù)6年巨額虧損的波音,2024年歐洲空客集團營業(yè)收入達到748.85億美元,凈利潤達到45.78億美元。

隨著未來空客集團和中國商飛的產(chǎn)能提升,波音公司將面臨更嚴峻的市場挑戰(zhàn)。

留給波音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