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很毒,像一股熱流潑灑在湘中大地,額頭上的汗水流淌下來,有時會糊住我的眼睛。

抹一把汗,我盼望能有一股涼風,吹開脊背上被汗水黏住的短褂,能讓我稍微涼爽一下。但是我失望了,一絲風都沒有,只有夏蟬和一些不知名的昆蟲在田野里聒噪著,讓人感覺更為悶熱。

這是1995年7月4日,高考時間還有三天。即使三天后我將走進高考考場,而此刻的我還在水稻田里除草,扯掉稻田里正瘋長的野稗子,野草勒得手掌火辣辣的疼。

此時,父親已經(jīng)故去8年了,我們兄弟倆跟著70多歲的奶奶生活。農(nóng)村人就指望著這些水稻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帶著兩個半大小子謀生不容易,所以在我去高考之前,我得把該干的農(nóng)活干完。如果沒考上大學,我得回來繼續(xù)伺候這些水稻。

7月5日,我返回學校。平時爭分奪秒學習的同學們,此時都停止了復習。用老家的話來說,老鼠尾巴,打一拳也沒用,與其做最后掙扎,不如放松心態(tài)。

同學們笑著談天說地,憧憬著考上大學后去城里讀書的美景。在我們眼中,后天的高考就是一張門票,只要通過了,城市在前頭,農(nóng)村在身后;想象中美好生活在前頭,已經(jīng)厭倦的貧窮在身后。

7月6日上午,沒有人山人海的家長送考,沒有警車開道,幾輛大巴車把我們拉到了縣城。

學校在考點附近包了幾個招待所,因為我們都是農(nóng)村考生,住不起酒店,只能住三人一間的招待所。招待所地板是水泥地,沒有空調(diào),也沒有衛(wèi)生間,只有三張鋪著棕墊,涼席的床。我們現(xiàn)在看到這種住宿條件,會嫌棄地連看都不看一眼,而那時我們覺得,這個住宿條件已經(jīng)比家里好多了,干凈的水泥地面,不用看滿地雞屎了。招待所的床,也比墊著家里稻草鋪著草席的床舒服一百倍了。

正是這一次高考,我第一次體會到了什么叫做“肉管夠”,以前從來沒有吃得這么豐盛。

7月7日,高考正式開始。第一場是語文,這是我天生的強項。我記得那年的作文是給材料作文,麻雀和另一只鳥的對話。離考試時間結(jié)束還有15分鐘的時候,鈴聲響起了,外面擴音器提示:離考試結(jié)束還有15分鐘。

這時,完成考試的學生可以提前離場了。我站起來,舉手示意老師收卷。然后收拾我的的文具,準考證。得到監(jiān)考老師許可后,我在一片愕然和驚訝的眼光中,第一個走出考場,當了一回英雄。

當時覺得心里倍爽,現(xiàn)在覺得自己好傻。提前交卷確實是英雄,但只要一個失誤,我就得滾回農(nóng)村繼續(xù)種田。

下午是數(shù)學,這是我最弱的一門,發(fā)揮得不太好,滿分150分,最后得分是119分。

第二天是英語、歷史。英語我正常發(fā)揮,歷史本來也是我強項,自己覺得考得還可以。

第三天是政治,上午11點,我們結(jié)束了為期三天的高考。

考完之后,大家回到了招待所。同學們有些在對題目,預測一下自己的分數(shù)。有些干脆把自己帶的復習資料,課本抱起來一股腦扔進垃圾桶,叫嚷著即使考不上也不復讀了,頗有點破釜沉舟味道。有些則沉默不語,看起來發(fā)揮得不太好。

在我們高考那個時代,是先填報志愿再高考的,考生要預估自己的水平,選擇報考的學校。哪像現(xiàn)在,分數(shù)都出來了再填志愿,一點意思都沒有。

所以,高考結(jié)束后,我們就什么事情都沒有了,也不用再回學校了,于是各自回家。

關系比較好的同學就相約去一位同學家玩,男同學搭配女同學。那些暗戀了同桌女生一兩年的男同學,覺得自己考的好話,終于有機會可以鼓起勇氣向女同學表白了。但是,那時候感情很單純,即使表白成功了,兩個人也連手都不敢拉,只是小聲用羞澀的語氣,幼稚地幻想兩人將來的美好生活。

7月28日,高考分數(shù)出來了,幾家歡喜幾家愁??忌洗髮W的同學們之間開始新一輪串聯(lián),或者走親戚,頗有點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報喜味道??吹阶约液⒆油瑢W上門,同學家的父母也是喜上眉梢,“趕緊去街上割肉,大學生同學來了?!?/p>

沒考上的大學的同學則閉門不出,有些還暗暗垂淚,或者纏著自己的父母讓自己再復讀一年。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的家長們只是在愁眉苦臉,沉思好久之后說,那就再讀一年吧。

我高考的分數(shù)很高,超了重點本科線幾十分,而且我的第一志愿就填了北京廣播學院(現(xiàn)在中國傳媒大學),這是一個志向吧。我最終如愿以償,待錄取通知書出來的時候,周圍的人已經(jīng)不叫我某某同學,而直接改口叫我“某某記者”了。

1995年8月30日,我踏上了北上的火車。人生第一次穿著皮鞋,帶著一口小小的皮箱,揣著親戚們東拼西湊出來的兩千多塊錢。

我第一次走出老家所在的邵東縣,也第一次走出了邵陽市,也第一次走出了湖南省?;疖囈宦繁鄙?,在夜幕中過了武漢長江大橋。第二天天亮時,我第一次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平原風光。

整列火車基本都是大學生,作為一個新生,剛開始我還有點拘謹,后來也慢慢跟他們聊開了,向他們請教上大學要注意什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95年9月1日,我走出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廢棄的北京火車站(當年北京西站還在建設中),出了車站,我就踏上了長安街。

站在長安街上,西看天安門廣場,東望國貿(mào)大廈,北京飯店。我這個農(nóng)村孩子有點看傻了。

忽然,我潸然淚下。

因為我忽然想起,就在兩個月前,我還在太陽的暴曬下佝僂著身子,不顧滿臉的汗水,一棵又一棵的費勁拔著稻田里的野稗。

可憐的我,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被惡夢驚醒,夢見自己沒有準時趕到考場,或者夢見自己答不完試卷。驚出一身冷汗后,我常在暗夜里發(fā)呆,這就是“高考后遺癥”吧。

一回首,恍然已三十年,往事就這樣隱入塵煙。

敬請關注,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