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上,荷蘭明星杰拉德·喬林 (Gerard Joling) 整容后,手機上的面部識別功能停止工作,引來一片笑聲。但這個問題到底有多嚴重?是否會有更多人遭受其困擾?
當面部識別系統(tǒng)十多秒后沒有反應時,喬林說:“整容之后,沒人再認出我了,我其實并沒有動太多的手術,發(fā)生太多事情?!?/p>
但他的手機顯然有不同的看法。

面部識別是手機的生物識別安全技術,許多手機品牌都使用這一功能。據(jù)蘋果公司介紹,這是一項利用身體或行為特征來驗證身份的技術,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提供手機訪問權限。
面部識別功能包括解鎖、身份驗證、收付款、登錄應用程序和網(wǎng)站、自動填充密碼和隱私保護等。
因此,當你的手機在整容手術后不再識別你時,情況就變得相當復雜了。一方面,面部識別旨在適應面部的變化。當某人變老、突然長出胡子或化上一層妝時,手機應該能夠輕易地識別出他的臉。如果某人剛剛?cè)ミ^眼鏡店Hans Anders,則無需再次設置其 Face ID。不幸的是,這與整容手術不同。
整容手術后,面部識別是否還能起作用還不確定,這取決于干預的性質(zhì)和程度。蘋果設計 Face ID 是為了學習外觀的逐漸變化。通過鼻部矯正、眼瞼矯正、填充物或肉毒桿菌注射,面部識別功能將繼續(xù)正常運作;嘴唇突然變大一倍也可能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 文 中 推 廣 -
對于頜骨矯正、面部大幅整容或大面積重建手術等重大整容手術,情況會有所不同。這會改變面部的比例和特征,使得 Face ID 無法再識別它。
當 Face ID 推出時,有傳言稱該系統(tǒng)可以被繞過,例如通過使用某人的照片來解鎖手機。自那時起,蘋果就盡其所能地改進該系統(tǒng)。
Face ID 現(xiàn)在使用所謂的TrueDepth 相機,它將超過 30000 個紅外點投射到臉上以創(chuàng)建 3D 模型,不是依靠一張平面的照片;面部識別還可以觀察細微的動作來確定面部是否“活著”。
幸運的是,如果面部識別暫時無法工作,有一些簡單的解決方案。除了面部識別之外,每部手機還包含一個訪問代碼,這也可以用于解鎖手機。整容手術后,只需重置面部識別即可,這樣手機也能適應新的外觀。

然而,只有在面部完全恢復后才可以進行重置,因為腫脹和瘀傷也會影響面部識別。
蘋果還建議經(jīng)常進行重大面部改變的人考慮其他安全選擇。例如,可以通過設置強訪問代碼來實現(xiàn)。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微信號 : hollandone
網(wǎng)站:www.hollandone.com
郵件:info@hollandone.com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