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考?xì)v史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diǎn)進(jìn)行撰寫,部分場景進(jìn)行了文學(xué)化演繹 ,文末已標(biāo)注相關(guān)文獻(xiàn)來源

大家好,我是那些年。
今天咱們聊聊三國末年晉朝初期的一個狠人,他的名字叫賈充。
賈充是誰?如果你覺著陌生,那他的大女兒賈南風(fēng),你是不是就曉得了!沒錯,就是他。
賈南風(fēng)這個禍國的皇后,長得丑,權(quán)謀可耍的漂亮,但她老爹賈充,才是真正把權(quán)謀玩到極致的那個人。
賈充出身不低,他爹賈逵,魏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拇笕?,學(xué)問家,官做到大將軍參軍。
可惜,賈逵去世早,賈充在單親家庭長大。
不知道是不是缺少了父親愛的教育,說來也怪,老子是講禮的,兒子卻成了個干脆利落的“毒士”。
你說是命不好?還是骨子里就不是一路人?
賈充小的時候名聲其實還不錯,守孝守得極講究,一度被人夸成孝子典范。
魏明帝曹睿就是看中他這一點(diǎn),覺著他可塑,便讓他承襲父爵,入朝為官,初任尚書郎,從此走上仕途。
這一路走來,走得一點(diǎn)四平八穩(wěn),直到他遇到了那個伯樂:司馬昭。
那時候的朝廷,表面上是魏帝曹髦坐天下,背地里真正握權(quán)的是司馬氏——先是司馬師,再是司馬昭。
司馬師死后,賈充成了司馬昭的心腹,名義上是個長史,實則是貼身謀士、心腹打手。
司馬昭剛接手權(quán)柄那會兒,心里沒底,地方諸侯不一定服氣。
于是他派賈充去見諸葛誕,說是商議伐吳,實則是摸底,順便盯梢。
賈充會辦事,一張嘴滴水不漏。
兩人聊著天下大事,賈充突然一句話:“天下人都說皇上該禪讓了,您怎么看?”
諸葛誕聽了當(dāng)場翻臉:“你是賈逵的兒子,你們賈家吃魏國飯長大,現(xiàn)在還想送社稷給別人?真要出事,我諸葛誕第一個出來打他?!?/p>
賈充不聲不響,回去后冷冷地跟司馬昭說:這人遲早要反,現(xiàn)在召他回洛陽,造反雖早但動靜小;不動他,將來起事就大得多。
司馬昭一聽,立刻以司空的名義召諸葛誕回朝。果不其然,諸葛誕一聽要調(diào)職,當(dāng)場起兵。賈充再次出謀,最終鎮(zhèn)壓下叛亂。

從那之后,賈充的刀筆之才開始在政壇開花結(jié)果。
后來司馬昭圖謀篡魏,已經(jīng)是人盡皆知的秘密。賈充跟在身邊,幫他修法立制,為司馬家掃清道路。曹髦,魏國的末代天子,看不下去了,起兵想逼司馬昭退位。
結(jié)果呢?
賈充一個建議:“讓成濟(jì)殺了他?!?/p>
這成濟(jì)也是個猛人,立馬帶人沖進(jìn)宮,曹髦被活活砍死在車架前。
天子死了,天下震動。
可你猜怎么著?
賈充升官了。
成濟(jì)倒霉,被滅口。
賈充不但沒受責(zé),還成了晉國建國的頭號功臣之一。
后來司馬昭病重,司馬炎來問父親后事安排。司馬昭只說了一句話:“了解你的人,是賈充?!?/p>
這句話,等于給賈充蓋章背書。果然,司馬炎登基稱帝,賈充順勢被封魯郡公,其母柳氏也成了魯國太夫人。
此后賈充主持朝政,一度干得還不錯,講節(jié)儉,重農(nóng)業(yè),還裁撤冗官。官員體系清理得井井有條,晉武帝對他越發(fā)器重。
羊祜、杜預(yù)等人在邊境立功,賈充也不甘示弱,請命前往??上Щ实蹧]同意,大概心里清楚,這位更擅長權(quán)謀,不適合沖鋒陷陣。
賈充這個人,有一樣是很多人佩服的——他薦人不空口,真照顧到底。所以朝中文士多歸附于他,門生故吏滿天下。
按理說,這樣的人,活該封侯拜相,子孫綿延??上液蟠?,簡直一塌糊涂。
先是給白癡太子司馬衷娶了個能翻天的媳婦——他自己的大女兒賈南風(fēng)。

這賈南風(fēng),長得不行,脾氣更不行,心狠手辣,專愛整人。但賈充為了巴結(jié)皇室,還是把女兒硬塞進(jìn)了東宮。
有人說這叫“有才無行”的巔峰操作。
再說家事。
賈充后宅,狗血成堆。
前妻是個才女,可惜娘家出事被流放。后來他娶了現(xiàn)在這個后妻,性子陰狠,嫉妒心極重。
賈充有個兒子,三歲時被奶媽帶著玩。賈充來抱孩子,被后妻看見,氣炸了——“你跟奶媽有一腿!”
一頓怒火,奶媽被打死,孩子活活想念奶媽死了。
后來又生一個,還是一樣的劇情,奶媽照舊命喪黃泉,兒子還是哭死了。
兩個兒子,沒了。全拜他這位夫人所賜。
再后來,前妻因朝廷大赦回來?;实厶嘏屬Z充設(shè)左右夫人。賈充母親柳太夫人也勸他接前妻回來。賈充卻慫了,說怕當(dāng)不起兩個夫人的“盛禮”。
道貌岸然的樣子,令人作嘔。
坊間傳說,前妻與他偶有來往,被后妻察覺后,更加防范。
一次,后妻自持女兒是太子妃,非要去看前妻。結(jié)果一見面,氣場完全碾壓,后妻腿一軟,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從此,每次賈充外出,后妻必派人盯梢。
說到底,這位后妻能鎮(zhèn)住賈充,靠的不是賢良淑德,而是歇斯底里。
賈充母親是個明理老太太。直到臨終前,嘴里還念叨:“我叫你把前媳婦接回來你不聽,我還能說啥?”
就這,賈充還能在朝中混得風(fēng)生水起。
不過,天道好輪回。
后來氐羌叛亂,朝廷驚慌。任愷提議讓賈充出鎮(zhèn)關(guān)中,皇帝一拍即合。
百官慶幸:“老賈走了,咱能喘口氣?!?/p>
他是走了,但他那顆想牢牢捆住司馬家的心,一直沒停。
史家評論賈充,多是“才有余,道不足”。確實,他刀筆精妙,洞察人心,是司馬家建國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可惜,這樣的人做官容易,做賢人難。
他親手把自己女兒送入東宮,日后卻成了晉室傾覆的源頭。
站在曹髦的血泊里換來富貴,也丟掉了后人的名聲。
可憐一世權(quán)臣,落得個“有才無行”的評語,成了千古笑柄。
好啦,今天咱們就聊到這。
參考資料:
《晉書·賈充傳》
《資治通鑒》卷七十六至八十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