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以勞育人”實踐內涵,2025年“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期間,寧國市西津小學面向全體學生發(fā)起家庭勞動實踐暨“勞動特色獎章”爭章活動。通過家校聯動,引導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錘煉品格、涵養(yǎng)責任,以系統(tǒng)化勞動技能培養(yǎng)計劃為成長奠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勞動清單育技能:六年儲備48項生活本領?
本次爭章活動以《西津小學“以勞育人”主題實踐教育活動方案》為指導,要求學生在假期中完成個性化勞動實踐清單。根據學校制定的“3+1”階梯式培養(yǎng)體系,每學期每位學生需掌握3項基礎生活技能與1項創(chuàng)意勞動技能,六年累計將習得48項實用本領。低年級學生從整理書包、養(yǎng)護綠植起步,中高年級學生逐步解鎖烹飪家常菜、管理開支和旅游出行等技能,形成螺旋上升的勞動能力圖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育融合顯特色:家庭勞動變身成長課堂?
假期中,學校德育處倡導把家庭場景轉化為勞動教育實踐場:家長化身“家庭勞動指導員”,在帶領孩子完成勞動清單任務中,傳遞勞動智慧,傳承家風文化。大家通過拍照打卡、錄制技能微視頻等方式記錄成長點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多維賦能真成長:勞動淬煉擔當?
西津小學將此次活動作為西津小學勞動教育品牌建設的重要舉措——“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重要載體,既讓學生體會“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更引導其感悟勞動背后的家庭責任與社會意義,為培養(yǎng)“懂勞動、會勞動、愛勞動”的新時代少年提供了創(chuàng)新范式。
(章盛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