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鴨綠江畔寒風呼嘯,我裹緊羽絨服推開"平壤海棠館"的玻璃門,撲面而來的暖氣裹挾著泡菜香。小金正在擦拭早已一塵不染的餐桌,看見我時眼睛亮起來:"王哥來啦!今天有剛到的明太魚湯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我第三次來這家朝鮮國營餐廳。記得初次見面時,這個扎著馬尾辮的姑娘連"歡迎光臨"都說得磕磕絆絆,現(xiàn)在卻能熟練地用中文介紹每道菜的典故。她胸前金日成徽章在燈光下泛著微光,與墻上LED屏播放的朝鮮風光片形成奇妙呼應(yī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天怎么沒放《阿里郎》?"我注意到背景音樂換成了中文流行歌曲。小金狡黠一笑,湊近壓低聲音:"領(lǐng)班去沈陽學習啦。"她麻利地擺好銅碗,手指被暖氣烘得泛紅,"王哥知道嗎?在平壤,這個季節(jié)端菜要戴兩副手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冰與火的三年】

三年前那個雪夜,19歲的小金跟著30人團隊跨過結(jié)冰的鴨綠江。當載著她們的客車駛?cè)氲|市區(qū)時,沿街商鋪的霓虹燈讓她誤以為闖入了科幻電影。"平壤也有燈光秀,但這里的廣告牌會動!"她至今記得第一次看到LED大屏時的震撼。

餐廳后廚成了她們的"新世界入口"。當中國廚師輕車熟路地從雙開門冰箱取出新鮮蔬菜時,朝鮮姑娘們圍著這個會"自動結(jié)霜"的柜子研究了半小時。"在老家,冬天的白菜要裹三層報紙存在地窖里。"小金比劃著,"可是這里的白菜,冬天都能綠油油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讓她們驚嘆的是卡拉OK系統(tǒ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暖氣片上的鄉(xiāng)愁】

二樓員工宿舍的暖氣片,是小金最珍視的"寶物"。每個休息日的午后,她會把洗凈的衣裳鋪在上面,看著水汽裊裊升起。"在平壤,晾衣服要算準太陽角度,否則就凍成冰板。"她撫摸著手腕上的電子表——這是用三個月工資買的,表盤溫度顯示此刻室內(nèi)24℃。

有次寒流來襲,我見她站在商場櫥窗前凝視模特身上的羊絨短裙。"我們也有漂亮裙子,但冬天只能穿在厚棉褲外面。"她低頭看自己及膝的工裝裙,"這里的冬天像被施了魔法,供暖車每天凌晨四點就來加壓。"說著突然紅了眼圈:"要是我媽也能在這樣的屋里過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的24小時】

次日就是歸國期限。往常拘謹?shù)墓媚飩兤评龂诳腿俗琅?,小樸用流利中文插話?歐巴是不是看上我們小金了?她未婚夫可是人民軍射擊冠軍!"滿室哄笑中,小金慌亂打翻醬料瓶,深褐色的痕跡在白色桌布上暈開,像幅未完成的水墨畫。

深夜打烊后,她偷偷帶我參觀更衣室。儲物柜里整整齊齊碼著三年積攢的"珍寶":印著HelloKitty的暖手寶、會發(fā)光的頭繩、還有半包沒吃完的巧克力。"這些都要留給下一批姐妹。"她撫摸著

當我們路過燈火通明的萬達廣場時,她忽然停住腳步。旋轉(zhuǎn)木馬的彩光倒映在眸子里,恍若銀河墜落。"其實進去過三次,"她狡黠地笑,"躲在試衣間試過羽絨服,真輕啊...就像穿著云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冰與火的抉擇】

次日清晨,姑娘們穿著嶄新民族服裝在口岸列隊。小金把中國同事送的暖寶寶塞進貼身口袋,轉(zhuǎn)頭望向江對岸的炊煙。領(lǐng)隊開始清點帶給平壤的"禮物":海爾冰箱、華為手機、還有整箱的暖風機。

"到了新義州就要上交手機了。"她突然把攥得發(fā)燙的U盤塞給我,"里面有我這三年拍的照片,能幫我洗出來寄到開城嗎?"U盤上貼著卡通貼紙,溫熱的觸感讓我想起昨夜她講述的每個細節(jié):中央供暖系統(tǒng)如何運作,地暖施工要挖多深,鍋爐房的安全規(guī)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她們的身影消失在國境線另一端時,我摸到口袋里突然多出的東西——那個Hello Kitty暖手寶。里面夾著張字條,中文寫得東倒西歪:"請告訴中國朋友,平壤的冬天雖然冷,但我們心里有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