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先別急,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幫你一起想辦法?!?/p>

在南京東路街道社區(qū)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春耕工作室猶如一盞明燈,為困難群眾照亮前行的道路。每當有困難群眾前來尋求幫助,服務臺接待人員初步判斷其面臨的難題較為復雜之后,總會為其聯(lián)系春耕工作室,工作人員也總會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困難群眾的身邊。

“民生急診室”托起希望的天空

春耕工作室自創(chuàng)立之初,便堅守著“耕種愛心田,春意暖人心”的初心與使命,以創(chuàng)新探索的“全方位施策+發(fā)展性支持”幫扶模式,為困難群眾構(gòu)建起溫暖的救助平臺:整合物質(zhì)、醫(yī)療、教育等11類189項救助服務,并且通過“廣泛宣傳+主動發(fā)現(xiàn)”精準定位困難群體及其面臨的難題,為其提供全方位幫扶,并注重隱私保護與尊嚴維護;同時,深化救助內(nèi)涵,以心理輔導、就業(yè)援助等發(fā)展性支持,讓“城市之心”的民生救助既有溫度又有力度,為困難群眾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春耕工作室關愛困難老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春耕工作室關愛困難老人

“政策拼圖”托起搖搖欲墜的家

有這樣一對雙胞胎姐妹,父親高齡且沒有工作,母親為外來務工人員,一家四口靠低保救助、困境兒童救助、教育救助等維系生活。后來,這個家庭因父親離世陷入絕境。春耕工作室立即啟動應急方案:“姐妹倆作為主體重新申請,母親作為共同生活人補充材料!”經(jīng)過緊張的材料核驗和跨部門協(xié)調(diào),這個家庭的低保資格和廉租房補貼成功通過復核,這個搖搖欲墜的家穩(wěn)住了根基。

工作室的腳步?jīng)]有停在“保基本”。春耕工作室還尤為關注兩姐妹的心理健康,為其提供發(fā)展性支持。母女三人原本租住在一間老舊小區(qū)小院里的搭建房內(nèi),空間逼仄,光線和通風不足,隨著兩姐妹逐漸長大,其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工作室聯(lián)動慈善基金會,幫助母女三人在外區(qū)有了相對寬敞明亮的新居。

當發(fā)現(xiàn)母親過度的關注演變?yōu)榻憬愕淖詺埿袨闀r,春耕工作室邀請心理專家介入,對母女分別進行心理輔導,并且在街道開展各類文體、娛樂、親子活動時,特別邀請母女三人參與,成功轉(zhuǎn)移母親的注意力,同時幫助兩姐妹融入社會和同齡人。多種舉措之下,這個家庭一度緊繃的家庭關系化作溫暖的相互支持。

接待困難群眾,細致了解情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待困難群眾,細致了解情況

“法律+人情”守護孤兒的未來

小新(化名)是一名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每個月,她都會主動和春耕工作室聯(lián)系,在她的心里,春耕工作室是她最值得信賴的親人。

小新是一名孤兒,父母先后離世,她繼承了一處房產(chǎn)和一些存款,然而有親戚主張分割遺產(chǎn),這讓小新陷入了絕望,她向工作人員哭訴:“家里的房子要是保不住,我沒了地方住,生活還有什么奔頭?學習還有什么意義?”

由于小新已經(jīng)成年且不存在居住和經(jīng)濟困難,不屬于一般意義上的救助對象。但在工作人員看來,向身處困難的居民伸出援助之手,是春耕工作室的責任和使命。了解到小新居住的房子為公租房之后,工作人員與小新的親戚溝通,從情、理、法等多方面進行勸解,最終幫助小新保住了房子和存款。之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和陪伴下,小新順利完成了房卡更名,沒有了后顧之憂。她感激地說:“春耕工作室就是我的親人,讓我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從輸血式救助到造血式幫扶

10年前,南京東路街道轄區(qū)戶籍低保戶約為1300戶,截至3月底,這一數(shù)字為440戶。退出低保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在春耕工作室“全方位施策+發(fā)展性支持”的幫扶模式下實現(xiàn)了自力更生。

有一個三口之家,母親收入微薄,小兒子有嚴重殘疾。春耕工作室為這個家庭量身定制了幫扶方案,包括低收入醫(yī)療救助、教育救助、殘疾人幫扶、心理輔導和推薦工作等。大兒子努力學習,掌握了汽車維修技術,于畢業(yè)后留校任教,成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師。他拿到第一筆工資之后,找到工作人員說:“謝謝春耕工作室?guī)臀覀兌蛇^了難關?,F(xiàn)在我們有能力了,應該把這份關愛和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p>

為困難群眾耐心、細致說明政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困難群眾耐心、細致說明政策

“這是讓我們最感到欣慰的事。”工作人員坦言,幫助的對象大部分都面臨著多重難題,有時會因為不理解出現(xiàn)不配合的舉動,但最后都在工作人員的耐心解釋和用心幫助下,化成了發(fā)自肺腑的“謝謝儂!”一句簡單的感謝,不僅讓工作人員受過的委屈煙消云散,也化為春耕工作室堅守初心的動力,以四季守望書寫著“城市之心”救助的溫度與深度。

記者 / 宋梅

編輯 / 宗哲麟

圖片 / 南京東路街道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