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紀碩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畫家李牧遙

2025年6月7日,倫敦將迎來一場充滿東方韻味與現(xiàn)代抽象交融的藝術盛宴——中國著名畫家李牧遙的畫作全球巡展。這位被譽為“用東方絲線編織西方建筑的視覺哲人”的藝術家,不僅以她令人驚艷的油畫和國畫作品在藝術界聲名鵲起,更以其背后的故事和理念打動了無數(shù)藝術愛好者。

早前,她的一幅油畫作品“悉尼歌劇院”在北京保利拍出101萬人民幣的高價;最近,2025年香港中信國際春季拍賣會上,她的一幅青綠山水國畫“少林風景圖”以35萬港幣的高價成交。這一位既可以展示油畫粗獷奔放,又能呈現(xiàn)國畫細膩內斂的知性女畫家,在倫敦臨江宴擺開盛展,以獨到的構圖、色彩、線條以及傳承藝術大師的渾然一體的繪畫技巧,將在“東方與西方對話、情感與自然交融”的倫敦李牧遙作品展上,帶你走入她的藝術世界。

徐悲鴻傳人傳承藝術靈魂

李牧遙師從著名藝術家戴澤。戴澤是徐悲鴻的學生,所以她的藝術根基可以追溯到中國近現(xiàn)代繪畫大師徐悲鴻,是這位藝術巨匠的第三代傳人。徐悲鴻不僅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聞名,更以其人格魅力和對中國藝術傳承的保護精神深受后人敬仰。李牧遙對此深有體會,她曾說:“徐悲鴻大師不僅將西方的透視學帶入中國,更在動蕩的時代扶持了齊白石、李可染等國畫大師,保護了中華文化的火種。這種精神深深影響了我的藝術人生。“那是一種心靈的觸動。

李牧遙很欣賞梵高的表達:我不可能按照你的意思去畫,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靈魂去畫。在她看來,藝術的價值不在技巧,真正的藝術作品必須是靈魂的映射,而非市場的迎合。

堅持自己的內心創(chuàng)作,而非按照外界的要求作畫來表明她的藝術信念:“畫家最不能做的,就是為了別人的喜好去作畫。靈魂的自由,才是藝術的真正意義。“這是李牧遙作品的精髓所在。

把自己作品創(chuàng)作定位一個心靈的展品,是自身心靈藝術的展現(xiàn),無論是油畫還是國畫,一定是李牧遙當下時刻自我心境的反映。

大寫意到十字繡 突破構圖與色彩

李牧遙的藝術風格以大膽的構圖和獨特的色彩哲學見長。她的早期油畫以大寫意風格為主,寥寥幾筆便能展現(xiàn)恢弘的意境。是一種隨性的呈獻,不需要拘泥于一種筆法,可以展現(xiàn)多方面的繪畫技巧,然后融入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不固定的一些配色方式、也不固定某一個筆觸,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筆觸和自己的色彩。她表示,這反映當時就是追尋一個「爽」字,在山城重慶長大的姑娘都有這樣的真性情。

在構圖上,李牧遙有獨到之處。第一次人體油畫展,完全變形的構圖令人耳目一新。特意把人的身體做一個拉長和變形,然后顯示出修長的那種感覺。這是她很喜歡的意大利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畫布蛋彩畫《維納斯的誕生》中產(chǎn)生的效果,畫維納斯從海上升起的那幅很有名字的作品,他把脖子拉長了,馬上就顯出了女神維納斯的那種高貴,就是愛神的那種高貴。

隨著藝術理念的不斷成熟,李牧遙從中國唐宋十字繡中汲取線的靈感,將這種“經(jīng)緯交錯”的嚴謹秩序感巧妙融入到油畫中,創(chuàng)造出一種既細膩又充滿張力的油畫筆觸語言。

“十字繡的線條既有規(guī)則的美感,又蘊含著靈動的生命力,”李牧遙解釋道,“我通過這種筆觸,將建筑地標從冷冰冰的現(xiàn)實中抽離出來,融合浪漫、詩意的情感,賦予它們獨特的精神內核?!?/p>

她的代表作《悉尼歌劇院》以藍色為主調,將貝殼狀的建筑輪廓巧妙融入流動的海浪之中,畫面中還有兩位天使依偎遠眺海景,營造出一種超現(xiàn)實的浪漫氛圍。色彩、線條、構圖在油畫作品中渾然而就。《悉尼歌劇院》這一作品在北京保利拍賣會上以101萬人民幣的高價成交,成為東西方藝術融合的經(jīng)典之作。

藍色的憂郁,是李牧遙早期作品的色彩特點,隨后慢慢發(fā)展到喜歡紫色調。根據(jù)心情的不同,現(xiàn)在她的作品又呈現(xiàn)絢麗多彩的感覺,都市感很強。強烈的絢麗感反映出時代的特征。但李牧遙坦言「個人的心靈其實屬于比較寡淡的類型」。

油畫到國畫:中西文化藝術交融

作為一名從油畫起步的畫家,李牧遙后來大膽地嘗試從西方油畫轉向中國國畫,這一轉型被她稱為“藝術生命的延續(xù)”。這一過程并不輕松,她坦言,國畫對書法、筆墨的要求極高,許多中國油畫家均止步于難度太大而不敢輕易嘗試。

但在她看來,掌握了國畫的繪圖靈魂和技巧,中國藝術家才有了真正意義的藝術生命。正因為她能以中國唐宋十字繡中汲取靈感融入油畫中,也自然可以絲滑的把握從油畫到國畫的大膽跨越。為了長久的藝術生命,李牧遙成功的走出了這一步。

李牧遙的國畫創(chuàng)作秉承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精髓,同時融入了現(xiàn)代油畫的技巧。例如,她的青綠山水畫《少林風景圖》,以多層次的綠意和細膩的勾線技法展現(xiàn)了少林寺的獨特景觀。這幅作品在2025年香港中信春拍會上以35萬港幣成交,成為她藝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在創(chuàng)作中特別注重色彩的運用是李牧遙的特點之一,她解釋道:“紫色是神秘與詩意的載體,它讓我能夠突破建筑的物理形態(tài),讓它們成為情感與記憶的容器?!八淖髌芬虼吮辉u論界稱贊為”紫色調中的城市靈魂”。

源起于油畫的寫生,糅合了中華文化,李牧遙的大寫意中體現(xiàn)了中國十字繡「一針一線」細膩的筆觸,粗獷的和細膩的完美結合,讓繪畫中的中西文化融合演繹的如此透徹。

全球巡展:實踐文化出藝術海

李牧遙的全球巡展以“東方與世界的對話”為主題,正是她“文化出海”理念的實踐。巡展的首站在印尼雅加達,接著是香港。

倫敦作為此次巡展的重要一站,也備受矚目。李牧遙不僅將展出以倫敦地標為主題的抽象油畫,還會通過創(chuàng)新的“新水墨”技法展現(xiàn)她對東西方藝術融合的深入思考。李牧遙到過倫敦旅游,這座城市留給她的記憶深刻的是那種紳士風度的中規(guī)中矩。她表示:“希望通過我的畫作,捕捉到這個城市獨特的氣質,用藝術語言與它對話?!?/p>

一個喜歡旅游畫家,李牧遙欣賞各地的建筑物。她認為,從建筑物可以看到這個國家的歷史,了解這方土地的文化傳承,反映當時的一個風土人情。在李牧遙看來,這些建筑物是活的、有靈魂的。這個感受,讓她覺得畫作時候是在對話,呈現(xiàn)出很多故事。

喜歡倫敦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筑物風格,她選擇了一些地標建筑,用抽象表現(xiàn)主義加上十字繡筆觸用新水墨方法畫成的國畫作品。倫敦橋、倫敦眼、大教堂等畫作,都是李牧遙與英國歷史建筑對話的結果。其中,你可以仔細觀察一個畫家與英國文化的靈動。還有一些包括英格蘭玫瑰、動金香等畫作,都是觀者的藝術飭宴。

李牧遙的作品被評論界高度評價為“成功架起了傳統(tǒng)手工藝與當代視覺表達的橋梁”。她將唐宋文化的精髓融入現(xiàn)代藝術語言,不僅保留了中華藝術的傳統(tǒng)美學,還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了中國藝術家的文化自覺與創(chuàng)新能力。

談到未來,李牧遙充滿期待:“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進入國際拍賣市場和博物館收藏體系。只有當作品被更多人認可,中國文化才能更快地傳播到世界各地。”

對于李牧遙而言,繪畫不僅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更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她用畫筆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西文化交織在一起,展現(xiàn)出一位中國藝術家的獨特視野與世界胸懷。倫敦站的展覽,無疑將為這場藝術與文化的全球巡演,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牧遙簡介:

李牧遙,原名李莉,是中國當代知名的女畫家和作家。在云南出生,重慶長大,后來移居北京,成為職業(yè)畫家。原名李莉,字珵,號為牧遙,別名李怡青。被譽為當紅“知性女畫家”和“MBA激情女作家 ”, 微博粉絲超過五百萬。她的恩師戴澤是徐悲鴻的得意門生。李牧遙的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被多家藝術機構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在中央美術學院進行過專業(yè)的訓練。出版過文學著作和個人畫冊,其中2010年6月,個人畫冊《美麗等待》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牧遙作品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