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作為跨界造車的代表,憑借 小米SU7 參數 圖片 )的亮眼表現,成功在新勢力品牌中站穩(wěn)腳跟,4月超28000臺的交付量也排在了新勢力品牌前列。YU7作為小米汽車進軍新能源領域的第二款車型,自工信部申報信息曝光以來便持續(xù)引發(fā)市場關注,根據目前的官方信息,這款新車有望于今年6-7月正式上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它的表現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米YU7的整體設計延續(xù)了SU7的轎跑化風格,車輛前臉封閉式格柵與十字型水滴大燈的組合延續(xù)了SU7的“米字”基因。前機蓋兩側帶有較為清晰的隆起,下沉式的型面結構也增加了整體的運動感。錐形的大燈下方還配有三角形的導流槽結構,同時前唇區(qū)域增加了梯形輪廓的進氣口,碩大的空氣動力學套件也讓整體性能進一步提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YU7的車身側面則通過溜背造型與黑色輪眉的搭配,營造出流暢的身形結構,五輻旋風輪轂和紅色剎車卡鉗的組合,使整車在靜態(tài)下也可產生蓄勢待發(fā)的戰(zhàn)斗感。前翼子板區(qū)域增加了導流槽,并延伸出相對內凹的車門型面,配合上彈出式的隱藏門把手,進一步降低了整體的風阻系數。車尾在前傾的尾柱和類似溜背化的頂部型面搭配下,同樣擁有了較為運動化的氣質,類似環(huán)狀的尾燈帶配上鴨尾結構,保持了較為前衛(wèi)的觀感,后包圍大面積的上揚護板包覆也讓整體造型更為緊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目前已經曝光的內飾諜照來看,小米YU7將采用全新的座艙設計,相較小米SU7在前擋風區(qū)域增加了環(huán)狀的帶魚屏,與中控的懸浮大屏構成了信息交互的主界面,主駕前方取消了傳統(tǒng)的儀表結構,而在方向盤中部增加了一塊小巧的顯示屏,可顯示相對簡潔的行車信息。中控臺呈現出對稱式的布局,并擁有平整化的臺面結構,軟性皮質和翻毛皮的面料包覆增加了細膩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智能化生態(tài)的構建預計依然會體現出小米的優(yōu)勢,澎湃OS系統(tǒng)深度整合了互聯生態(tài),除了內部搭載的GPS、多媒體、車聯網等基礎功能外,用戶還可通過車載應用商城,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APP下載,同時YU7的車機系統(tǒng)還將與米家設備進行互聯,用戶在車上即可對家里的電器進行遠程控制,帶來了便捷的車聯生活。在輔助駕駛系統(tǒng)方面,預計整車將搭載雙Orin-X芯片與激光雷達的組合,使車輛具備高速領航輔助和記憶泊車功能,而預留的硬件升級空間預示著未來通過OTA實現L3級自動駕駛的可能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動力方面,根據目前部分媒體爆料,YU7的雙電機版本將搭載前220kW+后288kW的雙電機組合,綜合功率508kW的狂暴輸出可實現3秒級零百加速,除此之外,單電機后驅版也將隨后推出,功率預計可達235kW。續(xù)航方面,小米YU7將搭載96.3kWh的三元鋰電池組,CLTC工況下可實現820km的續(xù)航里程,配合800V高壓快充技術,5分鐘充電即可獲得200km續(xù)航里程,高效的補能表現能有效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Model Y 相比,YU7展現出差異化的競爭優(yōu)勢。3000mm軸距帶來的縱向空間優(yōu)勢明顯,五座布局下后排腿部空間能達到2拳左右,整車運動化的造型與實用的空間也進行了平衡,相比之下Model Y的車內空間要略小。YU7的價格策略預計延續(xù)小米的性價比風格,目前部分媒體預測雙電機版將落在25-30萬元的預估區(qū)間,相較Model Y煥新版具有4-5萬元價格優(yōu)勢,維持了市場競爭力。不過在品牌認知度方面,小米仍需時間積累市場信任,同時后期如何快速提高產能也是小米需要提升的重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小米YU7的推出將進一步完善小米的車型矩陣,除了繼續(xù)保持高配置和豐富的車聯生態(tài)之外,SUV的定位也讓小米YU7擁有了更為多元的場景功能,如果后期車型在定價上有進一步的驚喜,預計這又是一款現象級的熱門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