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guān)于智駕的新聞霸榜社媒平臺,這很正常。不過,這條新聞卻很特殊:廣東云浮交警發(fā)現(xiàn)一男子在高速上開啟智能駕駛功能后睡覺,車輛超速行駛1小時以上,行程超100公里。涉事司機稱因“太困”啟用智駕系統(tǒng),最終因“超速20%未達50%”及“疲勞駕駛”被記6分并罰款400元。

處罰的并不重,但與“智駕”關(guān)聯(lián)起來,就有了輿論噱頭。有人說,這是智駕替主人開出的第一張罰單。有道理,但并不準確。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特斯拉的FSD入華,鋪天蓋地的特斯拉智駕能力“全民測試”,就有很多博主表達了“智駕不靠譜”觀點,理由是試了一天,闖紅燈、壓實線、超速等等交通違法行為頻現(xiàn),直呼“分扣光了,錢包罰癟了”。這也是所謂智駕,實力坑車主的行為特征。

現(xiàn)在,智駕的稱呼被規(guī)范為“駕駛輔助”。管你是L2、L2.5、L2.9,還是L2+、L2++、L2+++,統(tǒng)統(tǒng)都在五一假期的時候修改了官網(wǎng)名稱,連北方粗糧品牌的酥妻也整出了類似的動靜。

而這起高速上的“智駕罰單”背后,更有著讓人細思恐極的原因。前些天孩子幼兒園請來交警叔叔做報告,站在門口聽了一句話“不要心存僥幸!每一條交通法規(guī)都是用血淚寫成的!”杠精們可以抬杠說,人開車也違章扣分,為啥智駕就小題大做?特別想知道事兒出在杠精身上了,還會不會這樣說。

因為輔助駕駛終歸只是輔助,開車的人如果自己連不違章都控制不了,干脆別開了。如果你不喜歡聽道理,那就說點帶情緒的。自己對自己負責,別威脅到路上的其它人。

事實上,智駕的過度宣傳鬧劇,已經(jīng)在今天上海車展的喧囂中降溫了。但不可否認,技術(shù)的進步迭代,不會因為營銷跑偏而終止。從L2到L3甚至L4、L5,從駕駛輔助到未來有一天是否可以正大光明的叫智駕,這毋庸置疑。技術(shù)是好技術(shù),關(guān)鍵是人,對過度解讀說不的同時,也希望用戶會用。

雖然都說“拿用戶當小白鼠”,但人真的不是小白鼠。人有腦子,更有判斷力。小白鼠尚且知道趨利避害,何況人了?用戶也要知道,自己不做小白鼠。舉個不恰當?shù)睦?,接到了馬扁子的電話,就要有識破的能力,這叫反詐宣傳。用戶開上了車,手握方向盤時,就要有“掌控命運”的能力。不管啥布斯還是 鋼鐵俠 參數(shù) 圖片 )們說過啥,開車不能睡覺用人提醒嗎?手不離開方向盤做好接管準備不知道嗎?如果不會開車,那就不要因為有“駕駛輔助”而開車不行嗎?不管有沒有所謂“智駕險”兜底,安全放在第一不行嗎?這都是最簡單的道理,難道對各種布斯、各種鐵俠的盲目崇拜,真的到了能賭上自己的地步了?你要說是,那誰也沒有辦法。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普通人的選擇很少,但有選擇的時候還是要慎重一些。記得口罩剛開始的時候,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自己對自己負責”。怎么負責?口罩戴好就是最基本的要求。那時也有人抬杠,但是時間久了,見過對自己不負責的后果了,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后果,是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