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初,借來巴黎藝術城進修的機會,我有幸時隔六年后再次重返歐洲。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到訪巴黎了,當以往熟悉的場景再次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面前時,我除了感慨時光無情的飛逝外,內心已經沒有太多初來乍到的激動。相較滿大街的古堡、教堂和喧囂的城市風景,我倒是更愿意慢慢深入巴黎人的真實生活;從幽靜的草坪看他們靜靜地翻書,路過永遠爆滿的路邊小咖啡館和酒吧,聆聽巴黎人的高談闊論,到畫廊和藝博會里打量著裝優(yōu)雅的老人們互相攙扶著靜靜地欣賞作品,再到塞納河邊與釋放天性的年輕人一起晨跑;我更愿意走街串巷去體會他們自由自在的浪漫氣息和無處不在的藝術味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每天在藝術城的生活過得可謂充實,除了出去看展和散步外,其余時間就是在巴黎藝術城的工作室里畫畫。巴黎藝術城如同一個小型的藝術聯(lián)合國,在建立的六十年里,這里先后入駐過上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目前,這里有三十多個國家的一百多位藝術家駐地創(chuàng)作。藝術城每周一次的工作室開放展,也同樣成為大家交流學習的絕好機會。這些藝術家們有搞音樂的,有搞表演的,有搞寫作的,有做視覺藝術的。每次對他們展覽的觀摩可以說是對我的刺激,讓我最傾心的是他們對個體藝術自由和表達方式的不斷突破和嘗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我的繪畫感覺有了變化。游走的感受,看展的感受,連同與藝術家們交流的感受一同涌現(xiàn)在我的筆下。相較以往的作品,我這些畫沒有什么固定的內容,更沒有什么固定的描繪對象,只是用我的直覺去描畫我的體驗。在試圖放空自己的同時,在看似抽象凌亂的圖像里,我找到了我的趣味和每天的記憶。就這樣,一晃一個月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我也攢了大小幾十張紙本繪畫,通過一個小小的工作室開放展匯報一下我近期的工作,也是拋磚引玉聽聽大家看法。

文/梁智龍

“游走日記”梁智龍2025紙本作品選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智藝術 WiseArt)

畫家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智龍

1975年生于內蒙古包頭市

現(xiàn)為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70油畫公社社員,清華大學在讀博士。

2005年畢業(yè)于首都師范大學,獲碩士學位

2008年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

2010年短期研修于英國劍橋安吉利亞?魯金斯大學

2011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2012年完成奧地利駐地藝術家交流項目

2018年入選第十批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計劃,赴捷克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