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環(huán)球時報消息,英國海軍旗艦“威爾士親王”號航母2025年4月22日從樸茨茅斯起航,率龐大打擊群直撲地中海和印太地區(qū),一場充滿挑釁意味的軍事行動就此拉開帷幕。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排水量達7萬噸,此次遠航集結12個國家協(xié)同,4000名海陸空軍人參與,英國對這次部署下足血本。航母戰(zhàn)斗群指揮官詹姆斯·布萊克莫爾毫不掩飾地表示,已做好準備,不排除穿越臺灣海峽。這番表態(tài)讓亞太局勢瞬間緊張起來,英國此舉劍指中國的意圖昭然若揭。

斯塔默和特朗普(資料圖)
英國給這次行動命名為“高桅桿25”,計劃在海上漂泊8個月之久。按行程安排,該打擊群先在英國康沃爾郡海岸集結,再去地中海參加北約演習,接受北約指揮。后續(xù)將穿越印度洋,與美國、印度等多個國家開展演習、訪問港口,還會在澳大利亞附近海域參加“護身軍刀”演習,最后與日本自衛(wèi)隊聯(lián)合訓練并訪問印度港口。如此密集的行程,表面上是與盟友加強合作,實則是想在亞太地區(qū)刷存在感,對中國形成軍事圍堵態(tài)勢。
英國突然在亞太“秀肌肉”,背后有著復雜的利益考量。一方面,要迎合美國戰(zhàn)略布局。當下美國在中東和亞太兩頭忙,既要調航母去中東威懾伊朗、給以色列撐腰,又想在亞太對華施壓。特朗普要求盟友在全球安全事務中多出力,英國為討好美國,主動充當“馬前卒”,想借此在特朗普面前刷好感,緩解美英關稅摩擦,為英國輸美產品爭取關稅豁免。

美菲聯(lián)合軍演(資料圖)
另一方面,英國想借軍事行動提升國際影響力。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輝煌不再,英國國力大不如前,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從服役就問題不斷,甚至出現(xiàn)過航母間“器官移植”維持運行的窘境。但英國不甘心淪為二流國家,試圖通過這次大規(guī)模航母部署,向世界證明自己還有在全球軍事舞臺發(fā)揮作用的能力。
英國此番行動,挑的時間點也很微妙。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計劃4月中旬訪華,這是英國軍方近10年來首次派最高級別軍官訪華。在訪華前派出航母打擊群,英國心里打得一手算盤,想用軍事威懾給中方來個“下馬威”,為后續(xù)談判爭取更多籌碼。
可英國似乎忘了,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任人欺凌的弱國。早在2024年8月,英方剛透露航母部署意圖,中國國防部就明確表態(tài),堅決反對域外國家來亞太炫耀武力、挑動事端。4月22日英艦起航當天,解放軍馬上出動11架軍機、6艘軍艦和4艘公務船,在臺灣島周邊??沼蛘归_聯(lián)合巡航。這可不是普通演練,是實打實的戰(zhàn)備拉動,就是在向英國表明,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任何挑釁行為都不會得逞。

英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資料圖)
從軍事角度看,英國航母打擊群看似陣仗大,實際威脅有限?!巴柺坑H王”號航母存在設計缺陷,曾被爆出船體漏水問題。護航的45型驅逐艦在熱帶地區(qū)動力系統(tǒng)“水土不服”,難以長時間保持戰(zhàn)斗力。航母搭載的F35B隱身戰(zhàn)機,因設計局限,失去內置攜帶2000磅載荷能力,升力風扇增加的重量,讓它執(zhí)行艦隊制空任務時力不從心,根本無法與殲20這樣的重型五代機抗衡。再加上解放軍A2/AD區(qū)域拒止體系成熟,英國航母真要在臺海搗亂,只會自討苦吃。
中英關系好不容易迎來改善契機。近半年多,英國外長、財長先后訪華,雙邊貿易對話渠道得以修復。英國本應珍惜這個機會,推動兩國關系向好發(fā)展。但此刻派出航母挑釁,無疑是在破壞來之不易的緩和局面。4年前,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來印太部署,出發(fā)前大肆炒作涉華議題,最后卻因忌憚中國,低調離開,沒敢擅闖臺灣海峽。如今英國若重蹈覆轍,只會讓中英關系再次陷入僵局,損害自身利益。
臺灣海峽不是外國軍艦想來就來、橫行霸道的地方。英國應清醒認識到,在臺灣問題上玩火,觸碰中國核心利益紅線,必將遭到堅決回擊。亞太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需要各國共同維護,而不是靠軍事挑釁來破壞。英國與其跟著美國在亞太瞎攪和,不如多做些有利于地區(qū)和平與合作的實事,否則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