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wǎng)記者熊芳雨5月7日報道:被譽為古往今來“頂流BE美學(xué)”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成為后世無數(shù)文藝作品的靈感來源。今晚,由王耀慶一人分飾15角、指揮家張潔敏執(zhí)棒寧波交響樂團共同演繹的交響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將亮相東藝,以全新藝術(shù)效果再現(xiàn)經(jīng)典愛情傳奇。

東藝舉辦媒體群訪
古諾、柏遼茲、柴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歷史上眾多音樂大師都曾為這個故事譜寫過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其中,普羅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無疑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今晚的演出,由樂評人焦元溥擔(dān)任劇本改編,音樂用的就是普羅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劇。
在演出前夕,東藝舉辦媒體群訪,王耀慶、張潔敏、焦元溥真誠分享此次演出的挑戰(zhàn)與心得。
從莎士比亞到普羅科菲耶夫
這是樂評人焦元溥與王耀慶、張潔敏繼《培爾·金特》后第二次合作。

首演資料圖
焦元溥介紹說,交響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誕生,其實是個跨越十年的故事。最早我先是為張艾嘉改編了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搭配門德爾松的完整戲劇配樂。后來我又為王耀慶改了易卜生的《培爾·金特》,搭配格里格的完整戲劇配樂。也因為《培爾·金特》,王耀慶認識了指揮張潔敏老師,合作非常愉快。在他們二位的邀請下,才有了交響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個改編。
“這次改編,音樂用的是普羅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劇。舞劇的戲劇鋪排和莎士比亞原作不同,音樂表現(xiàn)能力很強,堪稱‘沒有歌詞的歌劇’。幾經(jīng)思考后,我決定還是回到原作的敘事線,重新調(diào)整并剪裁舞劇音樂,成為大家即將看到的版本。”焦元溥透露,在這版《羅密歐與朱麗葉》,演員的許多臺詞是“鑲嵌”于管弦樂之中的,像是把這部“沒有歌詞的歌劇”的歌詞給填回去了,配合難度也因此陡然上升。
王耀慶分飾十五個角色
如果說,焦元溥重構(gòu)了原著文本,將五幕詩劇濃縮為適配交響樂劇的敘事框架,并將素體詩轉(zhuǎn)化為適配單人敘述的精煉臺詞,形成全新的演繹邏輯。那么,張潔敏則帶領(lǐng)寧波交響樂團,將普羅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劇交響樂以戲劇脈絡(luò)呈現(xiàn);王耀慶用百變聲線演繹劇中各種角色,臺詞穿插在普羅科菲耶夫極具訴說性與畫面感的配樂中,令二者構(gòu)建出前所未有的藝術(shù)效果。

東藝彩排照
王耀慶稱自己是“說書人”,在普羅科菲耶夫交響織體中,王耀慶以一己之力承載十五個角色的情感變奏。從旁白、羅密歐、朱麗葉,到提巴特、馬庫修,甚至朱麗葉的奶媽,在交響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王耀慶在普羅科菲耶夫濃烈而變化復(fù)雜的音樂中,快速切換不同角色的身份與情感,在有限時間里鋪陳出莎士比亞原作中的情感起伏與人物命運。

東藝彩排照
“我的聲音也是一把樂器。”王耀慶說,有很多觀眾會好奇,為什么我表演時始終是有一個譜架。其實我們要呈現(xiàn)的是做交響樂劇的初心:為了推廣跟普及古典音樂。我的聲音就是一把樂器,利用我的聲音演奏不同的聲線,我雖然是表演者,但也作為樂團里面的一份子,是整個樂團在向你訴說或者是在向你表演一個故事。
“古典音樂就是幾百年前的流行樂,希望觀眾能更松弛,不要認為古典音樂太過高雅。我的角色就是將故事串聯(lián)起來,讓音樂更有畫面感?!蓖跻珣c認為,經(jīng)典從不會真正沉睡,它們只是等待新的藝術(shù)語法將其喚醒。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