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王朝,隋朝絕對是個繞不開的話題。38年,兩代皇帝,聽起來就像一顆劃過夜空的流星,短暫卻耀眼。但你可能想不到,這個“敗家子”王朝留下的四大工程,不僅撐起了后來的大唐盛世,甚至到今天還在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堅的野心與隋朝的崛起

隋文帝楊堅是個狠角色。他原本是北周的貴族,靠著聯(lián)姻和權(quán)謀上位,最后干脆自己當了皇帝。這人打仗厲害,治國也有一套,比如廢除九品中正制、搞科舉雛形,讓寒門子弟有機會出頭。不過晚年他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殺大臣,老百姓的稅也越收越重,給兒子楊廣挖了個大坑。

隋煬帝楊廣更絕,修運河、打高句麗、建東都,恨不得把幾代人的活兒全干完。結(jié)果呢?老百姓累死累活,起義軍遍地開花,隋朝就這么被折騰沒了。但有意思的是,隋朝亡了,他們留下的“爛攤子”卻成了唐朝的“金飯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興城:9個月造出世界第一城

隋朝剛立國,楊堅就找來建筑大師宇文愷,說要建個新首都。宇文愷帶著十萬工匠,愣是在9個月內(nèi)把大興城(后來的長安)給蓋好了。這速度擱現(xiàn)在都算奇跡,更別說古代了!

長安城有多大?面積84平方公里,是當時羅馬城的5倍。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整座城劃成108個方塊,連菜市場的位置都規(guī)劃得明明白白。唐朝接手后稍微擴建,直接成了“世界第一國際大都市”,西域商人、日本留學生擠滿街頭?,F(xiàn)在你去西安看城墻,底下還埋著隋朝的地基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京杭大運河:血淚鑄就的南北命脈

隋煬帝修大運河,史書里罵聲一片。為了把江南的糧食運到北方,他征發(fā)了百萬民工,據(jù)說累死的人“尸骨鋪滿河道”。但這條運河一修成,中國歷史徹底變了——南北經(jīng)濟打通了,揚州、杭州蹭蹭漲成一線城市,就連宋朝的GDP都靠它撐著。

直到今天,大運河山東段還能跑貨船。2014年申遺成功時,外國專家都驚了:“這運河用了1400年還沒報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含嘉倉:古代版“國家糧庫”

隋朝在洛陽修了座含嘉倉,糧倉大到什么程度?1969年考古隊挖開時,發(fā)現(xiàn)有個窖里藏著50萬斤唐朝的谷子,顆粒都沒爛!原來隋朝搞“廣積糧”政策,全國修了六大糧倉,光含嘉倉就能存2.5億斤糧食。

李淵造反時,打開隋朝糧倉直接傻眼——夠吃幾十年的存糧!后來唐朝打突厥、征高句麗,全靠這些老本。難怪有人說:“隋朝攢錢,唐朝花錢?!?/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馳道:隋煬帝的“高速公路夢”

秦始皇修馳道是為了打仗,隋煬帝更狠,他修了條3000里長的“榆林-北京高速路”。這條路寬百米,兩旁種滿榆樹柳樹,每隔百里還建驛站。突厥人南下?lián)尳?,隋軍三天就能從長安沖到邊境。

后來的唐朝皇帝也精明,把馳道稍微改改,就成了控制北方草原的“軍事專線”。現(xiàn)在內(nèi)蒙古有些國道,路線和隋朝馳道幾乎重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短命王朝的長遠眼光

隋朝滅亡時,李淵接收的不只是地盤,還有全套“基建大禮包”:現(xiàn)成的首都、現(xiàn)成的運河、現(xiàn)成的糧倉、現(xiàn)成的公路。唐朝能成盛世,至少一半功勞要算給隋朝。

更絕的是隋朝的政治遺產(chǎn)。三省六部制被唐朝照搬,科舉制在唐朝發(fā)揚光大,就連隋煬帝打高句麗失敗的經(jīng)驗,都讓唐太宗少走了彎路。歷史有時候就這么諷刺——拼命作死的王朝,反而給后人做了嫁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jié)語

下次你去杭州坐運河游船,或者到西安摸古城墻時,別忘了念叨一句:“這可是隋朝人建的!”一個38年的王朝,能留下兩三個古跡就算厲害了,隋朝居然有四個超級工程活到現(xiàn)在。難怪有人說:“別的朝代活在史書里,隋朝活在中國大地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