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人物圖書館,作者杜看山

如果太平天國也算一個朝代,那么洪秀全在開國皇帝中,能力應(yīng)該算是倒數(shù),李秀成遇到洪秀全這樣的呆瓜上司,注定是他一生的悲劇。

在后期,洪秀全對他的不信任已經(jīng)達到極點。

李秀成將老母親和弟弟送去當(dāng)人質(zhì),稍有不慎,就會家破人亡。

他的一生是無奈的,稱自己像被一把無形的網(wǎng)纏住,纏身難解,越纏越重,更難離身。

最后等于被洪秀全拉著一起死,實在是一個悲劇。

01

李秀成1823年出生,跟楊秀清同歲,比洪秀全小9歲,比陳玉成大14歲。

他家在金田起義北150里左右的一個村子里,陳玉成關(guān)系很好,倆人家上下屋離得不遠。

李秀成家里很苦,窮得揭不開鍋,只能開墾一點山地,并以種山幫工為生

幫工就是在農(nóng)村打零工,在最底層,農(nóng)民 > 佃農(nóng) > 幫工,其窮困程度可想而知。

金田起義時,李秀成28歲。

8個月后,太平軍路過李秀成家鄉(xiāng),蕭朝貴和韋昌輝在此駐扎5天,將鄉(xiāng)里的糧食、衣物,隨意掠走,有的農(nóng)民將糧食藏到山里,也被搜刮走。

蕭朝貴說拜上帝的人不必逃走,全家有飯吃,李秀成正好沒飯吃,就沒有逃。全家就這么隨大流,燒了房屋,迷迷糊糊地跟著走了。

起義前兩年,李秀成只是一個小兵,沒啥好說的,直到定都南京,李秀成被任命為一個小官,把守一個新兵營。

李秀成生性秉直,干活非常盡心,受到上司賞識。

在西征時,他被調(diào)到合肥,守郡安民了4年,職位不高,但他發(fā)揮了治理能力的專長,對窮苦百姓很好。

時間來到1855年秋天,清軍圍攻鎮(zhèn)江。

李秀成、陳玉成等去救,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不僅收復(fù)鎮(zhèn)江,還第一次攻破江北大營,逼得江蘇巡撫絕望自盡。

他們一直打了4個月的仗,士兵們都很疲憊,回到南京城外,楊秀清卻禁止他們?nèi)氤恰?/strong>

楊秀清目空一切,要求他們必須再破江南大營,才準(zhǔn)進城,氣得將士們破口大罵。

李秀成、陳玉成等四人入城求見,楊秀清生氣地說,不聽命者斬!

他們只好跟石達開一起,攻打江南大營。

攻打江南大營只花了4天,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都是猛人。

江南大營的老大是向榮,他雖然也比較勇猛,但不識字,腦子不太好使,再加上綠營兵也實在難帶,最終被太平軍四處包圍,被打得大敗。

鎮(zhèn)南關(guān)大捷的名將馮子材,此時也在向榮手下,他雙拳難敵四手,只好跟著向榮一起跑。

最終在走投無路中,向榮自縊而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的太平天國進入全盛時期,南京周圍清軍被掃蕩一空,西征戰(zhàn)場形勢也不錯。

楊秀清開始威風(fēng)張揚,不知自忌,最終發(fā)生天京事變,導(dǎo)致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滿門被屠,大批廣西老兵被殺。

雖說兔死狗烹歷來如此,但兔子剛跑,狗就被烹了,實在是歷史罕見。

最后石達開也忍受不了洪秀全的猜忌,又不愿意兄弟再次相屠,只好帶20萬大軍離開。

這導(dǎo)致太平天國形勢急轉(zhuǎn)直下,一下變成國中無人的局面,各個陣地全線崩潰。

李秀成雖然很欽佩石達開的為人,但他和陳玉成都沒有應(yīng)石達開的邀請,而是選擇留在了洪秀全這一邊。

他們二人都被提拔上來。

02

由于洪秀全被兄弟們一次次地“傷害”,再也不相信外人了,只信他倆傻哥哥。

李秀成雖然被提拔,但他敢在洪秀全內(nèi)外交困之時,犯顏直諫,上書說,要求削掉洪秀全倆哥哥的王爵,再次啟用石達開。

洪秀全此時正惱火,一氣之下,直接把李秀成罷官了。

這時候,就體現(xiàn)李秀成外柔內(nèi)剛的一面,即使被罷官,也要再次上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一次,他先把這份奏本給朝臣傳閱,在滿朝文武的支持下,洪秀全不得不屈服,先恢復(fù)李秀成職位,再派人帶著滿朝文武的求救信,以及“義王”金牌,送到安慶,企圖挽回石達開。

但為時已晚,石達開出了名的硬脾氣,拒不回朝。

這樣做當(dāng)然是對的,不要對一個固執(zhí)的人抱有任何改變的期望,洪秀全其實一點都沒有變。

在石達開離開的這段時間里, 太平天國地盤急劇萎縮,多地失守。

1858年,曾國藩在信中開心地說,不怕叛亂今年平定不了。

如果沒有陳玉成和李秀成,這話確實沒問題。但偏偏出來這兩個人,硬生生將太平天國多延續(xù)了6年。

1858年,洪秀全和李秀成迎來短暫的蜜月期,洪秀全的確也無人可用,朝臣也都力舉李秀成。

洪秀全封了三個掌帥,李秀成是最低的,算是除洪秀全外的第三把手。

二把手陳玉成領(lǐng)兵在外,蒙得恩年老又沒啥能力,群臣和洪秀全都依靠李秀成守衛(wèi)南京。

清軍圍困越來越嚴(yán),各城門都即將全部被圍困,洪秀全卻不準(zhǔn)李秀成出城調(diào)兵。

李秀成是南京唯一的希望,李秀成好說歹說,終于說服了眾臣。

然而,上奏洪秀全,洪又不同意。

李秀成在金殿上,從頭至尾,一條條將情況說明,洪秀全仍然不肯,李秀成實在沒辦法,只好退朝。

過了幾天,李秀成實在無奈,到天王府門口,來個“擊鼓鳴冤”,強行上奏,洪秀全這才同意。

李秀成將朝內(nèi)事安排好后,出城搬救兵。

從這里能夠看出,洪秀全對李秀成態(tài)度很矛盾,一方面不信任,另一方面又極其依賴。

洪秀全好像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對家長寸步不離,死也得死一起。

這種事至少發(fā)生了3次,后面還有兩次,一次比一次嚴(yán)重,最后終于如他所愿。

此時的李秀成初出茅廬,還略顯稚嫩,他率領(lǐng)5000兵馬,十天連克數(shù)城,但敵強我弱,仍無法打開局面。

不久,又吃了一個大敗仗,一下?lián)p失2000多人,此時的李秀成極其焦慮,日夜流涕。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此時的陳玉成21歲,李秀成35歲,但陳玉成的職位卻比李秀成高。

陳玉成確實勇猛,但綜合能力比不上李秀成,按理說洪秀全應(yīng)該讓李秀成當(dāng)上司,但他沒有。

關(guān)鍵時刻,還是李秀成比較成熟,他雖然位置不是最高,但認(rèn)為大家有必要開個會,他寫信給各將領(lǐng),約好日期,到樅陽開會

但唯獨沒有給陳玉成信,陳玉成得知消息,自己趕來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里其實就有點尷尬陳玉成是上級,李秀成是下級,下級對上級,不能通知,只能請求。

而李秀成沒有請求,直接把他繞開了。

曾經(jīng)的舊日深交,到現(xiàn)在略有間隙

倆人的關(guān)系比較復(fù)雜,最終反目,但錯誤的根源還在于,洪秀全的錯誤任命

會上,大家發(fā)誓一心,約定打個大會戰(zhàn)。

不久,李、陳二人就打了個很好的配合,殲滅清軍1萬多人。

這就是二破江北大營,南京之圍暫時得到緩解,松了一口氣。

江北大營至此消失,沒有再重建,這一仗直接將咸豐的耐心打沒了,把江北大營的番號都永久地撤銷了。

雖然他倆大獲全勝,但還沒有打太平軍真正的對手湘軍

此時,曾國藩的湘軍正所向披靡,李續(xù)賓又是湘軍精銳,攻占太平天國很多城鎮(zhèn)。

太平軍要想阻擋湘軍勢頭,必須痛打李續(xù)賓。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三河鎮(zhèn)之戰(zhàn)。

03

李續(xù)賓已40歲,加上帶團練的時間,有差不多20年帶兵經(jīng)驗,強硬兇狠。

陳玉成也以勇猛著稱,初生牛犢不怕虎,他上奏洪秀全,請李秀成跟他一起去打湘軍。

這一仗很成功,陳玉成先開戰(zhàn),聽到炮聲后,李秀成支援,大勝李續(xù)賓,3天內(nèi)全殲6000多湘軍精銳,李續(xù)賓自縊而死。

這是太平天國中少有的大會戰(zhàn),雙方都是痛快人,一戰(zhàn)定輸贏,沒有像攻城戰(zhàn)那樣,動則幾個月,甚至幾年,直到城內(nèi)人餓死為止。

過幾個月,由于叛徒投降,南京再次危機,陳、李二人合力解救,卻沒有成功。

這期間,洪秀全封陳玉成為英王,卻不封李秀成,這就很尷尬。

不久,叛徒見不封李秀成,就寫信想策反李秀成,恰好這封書信又被洪秀全派去的親兵拿獲。

這下南京大震,李秀成在江北,南京在江南,洪秀全封鎖江面,不讓李秀成過江,并扣押李秀成母親和妻子。

清軍以數(shù)倍兵力不斷進攻,李秀成無兵無餉,又缺少彈藥,苦苦支撐,內(nèi)外交困。

過了20天,洪秀全見李秀成毫無動靜,才封他做忠王,并手書“萬古忠義”四個大字,送給李秀成,李秀成將封印在梁上吊了一個多月,都不受封。

李秀成和洪秀全之間的矛盾雖然暫時解決了,但這樣一直守著等死,也不是辦法。

而且,重建后的江南大營挖了130多里的壕溝,加緊圍困天京。

1860年,李秀成回南京,向天王要求離開,去四處搬救兵,解救天京之圍。

跟上次一樣,洪秀全不準(zhǔn)。

洪秀全的理由很簡單,你就在這守著,等四處勤王部隊來就行。

李秀成在金殿上跟洪秀全爭辯:留我在這鎮(zhèn)守,你救兵指望誰?

洪秀全說不出。

李秀成一一說明,每個將領(lǐng)都被牽制,不能移動,根本就沒有救兵,誰人來救?我主意下如何?

洪秀全也說不出個一二三,只是把李秀成罵了一頓,退朝。

不久,李秀成再次強行上奏,一定要出京,洪秀全見無可挽留,也只好同意。

但凡李秀成軟弱一點,太平天國的歷史也將劃上句號。

這是第2次洪秀全不準(zhǔn)李秀成離開。

接下來就是二破江南大營,策略就是圍魏救趙,具體執(zhí)行者就是李秀成。

無論是性格,還是戰(zhàn)法,李秀成對圍魏救趙這一招,可以說是爐火純青,執(zhí)行得相當(dāng)漂亮。

清廷和江南大營都被騙了,最后,陳、李2人合力,二破江南大營

當(dāng)時江南大營一片混亂,老大和春還在酣睡,部下喚醒他,還是不起床,再三喚醒,才穿衣上馬出逃。

江南大營2年來搜刮的銀兩十多萬,軍火彈藥,都搬到南京城內(nèi),一片歡騰。

破江南大營之后,洪秀全既沒有下詔獎勵,也沒有接見將領(lǐng)。

過了幾天,眾將領(lǐng)主動登朝慶賀,洪秀全坐殿,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大家一起討論下一步戰(zhàn)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玉成主張救安慶,李秀成、洪仁玕主張打蘇杭,李世賢主張打閩浙

陳玉成的意思就是,先跟湘軍打決戰(zhàn)。

李秀成取蘇杭意思就是,猥瑣發(fā)育別浪,晚點再決戰(zhàn)。

打蘇杭更好,先穩(wěn)固根據(jù)地,再慢慢來。

客觀來說,跟湘軍比,此時太平軍已然劣勢,對劣勢一方來說,晚點決戰(zhàn)是好事。

幾天后,李秀成率軍東征,很快拿下蘇州,一個半月時間,拿下上海外的大部分地區(qū)。

如果到此為止,其實就可以了,但接下來做個錯誤決策——進攻上海。

04

如果沒有洋人插手,上海可以拿下,但問題的關(guān)鍵就在于洋人

上海有清軍一萬多人,洋人只有1200人。

就這么點洋人,上海還就攻不下來,可見當(dāng)時科技差距之大,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郊外,大勝洋槍隊,繳獲2000多條洋槍,大炮10多門,船只百余,打傷了洋槍隊頭目華爾。

最后,太平軍士兵們聚集到上海城下,搖手示意洋人不要開火,但洋人仍繼續(xù)射擊,導(dǎo)致太平軍傷亡幾百人

最后在洋人干涉下,進攻上海失敗,加上嘉興告急,李秀成轉(zhuǎn)頭救嘉興,第一次進攻上海結(jié)束。

李秀成對洋人的做法非常生氣,給洋人寫了一封告知書說:

日后,你們在上海做生意也就罷了,以后如果再犯我地界,我將找你算賬,我眾軍也要拿你問罪。

這一次進攻上海失敗,李秀成雖然意識到洋人槍炮厲害,但他內(nèi)心是不服的。

他認(rèn)為自己是救嘉興才離開,并非真的打不過洋人.

這時候,湘軍猛烈進攻安慶,需要去上游支援陳玉成

此時,陳、李二人已經(jīng)交惡,李秀成迫于洪秀全的壓力不得不去,但他最后并沒有救援安慶,繞了一圈,又回到浙江。

此時,李秀成可能真的有點飄了,關(guān)于二人的矛盾,在此暫不深入討論。

李秀成沒有管安慶城,獨自回來拿下杭州

1862年,距離上次進攻上海2年后,李秀成決定再次攻打上海。

這一次,雙方都準(zhǔn)備得更充分,英、法加洋槍隊大概有三、四千人

洋人率先發(fā)起進攻,太平軍由于武器落后,吃了不少敗仗。

李秀成親自帶兵反攻,打了幾個勝仗,但最后洪秀全一日三詔,要求李秀成守衛(wèi)南京,李秀成只好退兵。

不要小看李秀成對洋人打的這幾個勝仗,這大概是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取得的真正意義上的勝仗。(僧格林沁那次不算,那是洋人大意了,沒想到會打,當(dāng)了一次活靶子)。

李秀成說:那時候洋鬼不敢與我打仗,戰(zhàn)其即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左宗棠也說:洋人害怕長毛,也跟我們一樣。

05

1861年,湘軍攻占安慶。

湘軍解決了天京上游,順流而下,要拔掉天京,暴脾氣曾國荃只帶2萬多人,就敢進攻天京。

洪秀全害怕了,一日三詔,令李秀成回救。

李秀成覺得不著急,這么點人哪能攻下偌大的南京城?將糧食、彈藥多多運回天京,等兩年后,他們久而必惰,再跟他決戰(zhàn)。

這個思路其實沒啥問題。

曾國藩也說,南京城大堅固,當(dāng)年江南大營屯兵7萬歷時8年,都沒攻下來,這次只帶2萬多,難以取勝。

但洪秀全嚇壞了,緊接著又來信問:

為什么三封詔書,你都不回京,你想干什么?知道朕法否?如果不尊詔,國法難容。

這是李秀成最艱難的時刻,面對洪秀全的無理取鬧,李秀成非常絕望,稱自己“無心在世”。

由此可見,洪秀全像戀愛中的某些女人,每天都要問很多遍,你愛不愛我,你愛不愛我。你要是愛我,就聽我的就行了呀。

李秀成被他折磨的都快精神崩潰了,問題是聽你的大家都得死。

在洪秀全的強烈要求下,太平天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zhàn)斗發(fā)生了。

1862年,李秀成帶二三十萬大兵回救,歷時40多天,卻沒能攻破曾國荃的營寨。

這是太平天國與湘軍的大決戰(zhàn),本應(yīng)該慎重,卻在洪秀全執(zhí)拗下,倉促地進行了。

這一敗讓太平天國進入倒計時,這次戰(zhàn)役失敗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不做深入討論。

失敗后,洪秀全不顧城下湘軍,再出“奇招”,再來個圍魏救趙,讓李秀成北上,牽制湘軍,最終導(dǎo)致?lián)p失十多萬兵力。

但此時一切都太晚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一招失敗后,李秀成回到南京,跟之前一樣,洪秀全又不讓他走。

死守孤城就是一條死路,李秀成要求先救蘇州,洪秀全不允,最后想出個奇葩決定:

讓李秀成交出10萬兩銀子,才準(zhǔn)出京40天。

李秀成將南京忠王府中金銀首飾,一起搬入天王府,抵銀7萬兩,洪秀全命他以后再將剩余銀兩補齊。

這是第3次洪秀全不讓李秀成離開。

救蘇州失敗后,李秀成回到天京,第二天就向洪秀全提議,最后一線生機就是讓城別走

洪秀全憤怒拒絕,李秀成跪上再奏說:

如果不這么做,滿城性命不能保了。

洪秀全再次像鴕鳥一樣,活在夢里,最后,李秀成無奈地跪在殿前說:

求你一刀殺我,免我日后受刑,愿死在殿前,盡心酬你。

洪秀全仍不依從。

事不過三,最后一次李秀成屈服了,他無法再離開。

第2天,洪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賜龍袍來安慰他。

接下來就是太平天國最后一場戰(zhàn)役——天京保衛(wèi)戰(zhàn)。

洪秀全也很絕望,但一直不死,一直熬到城破前一個多月才死,生生將最后的突圍機會熬沒了,害苦了李秀成,也害慘了一城人。

最后,李秀成在城破后,帶著洪秀全的幼崽洪天貴福突圍,又將好馬給他騎,自己騎著劣馬,算是盡最后的一點愚忠。

洪秀全以他的敏感固執(zhí),把天朝拖入地獄,對李秀成以家人、宗教和忠義等方式,威逼要挾,無所不用其極。

洪秀全的命不值錢,卻偏偏拉著李秀成陪葬,實在可惜。

李秀成在被俘后,依然不放棄,做了最后的努力,希望曾國藩起兵造反,拿回漢人江山,曾國藩說:不敢

他那份被一些人稱作是“降書”的自述,也算是他無奈一生,做出的最后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