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克里姆林宮捍衛(wèi)蘇軍榮譽的認知戰(zhàn),也打到了關鍵時刻??v觀這一天的相關報道,就可以發(fā)現,克宮的宣傳戰(zhàn),絕對不僅僅是在國內,更是直接深入到了美國、德國、烏克蘭,這些因烏戰(zhàn)和俄羅斯爭斗不休的國家,文化符號的國際傳播、歷史記憶的符號爭奪到代際形象的敘事切割,構建起一套突破西方話語封鎖的認知突圍體系。之所以這樣講,主要是因為,他們非常針對這三個國家,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5月5日,俄羅斯圖雷茨基合唱團在聯合國大樓演出時,俄羅斯人眼中的一個獨特的奇跡發(fā)生了:大廳里有50%的人不懂俄語,但是,當合唱團最后唱起俄羅斯國歌時,所有人都站了起來!這令俄羅斯網絡上歡聲一片。畢竟,盡管烏克蘭人及其歐洲盟友,在積極阻止這場音樂會,包括散發(fā)敦促人們不要參加音樂會的傳單,但這些措施都沒有成功。前來觀看演出的人非常多,以至于許多人無法進入可容納1800人的大廳。5月7日,合唱團在柏林的演出,也非常成功:雖然觀眾主要是以前蘇聯地區(qū)的外交官家庭為主,但一些德國市民也觀看了這場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氣氛也非常熱烈。

第二件,5月7日,圖雷茨基合唱團在德國演出的當天,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報記者佐托夫,在柏林特雷普托公園向蘇軍戰(zhàn)士紀念碑獻花的報道,引起了國際社交媒體極大的注意:在柏林戰(zhàn)役中,至少有兩位有名有姓、有據可查的蘇軍戰(zhàn)士,冒著德軍的炮火,從戰(zhàn)場上救下了兩名德國小女孩,其中的一名白俄羅斯戰(zhàn)士盧基揚諾維奇還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救人后傷重不治,五天后犧牲,活下來的那名俄羅斯戰(zhàn)士馬薩洛夫,則被東德授予了柏林榮譽市民的稱號(可惜的是1992年柏林新政府剝奪了這一稱號)。

1949年5月8日,以這兩位英雄為參照的蘇軍戰(zhàn)士紀念碑在特雷普托公園落成:那是一位蘇軍年輕的士兵,手持長劍,手托德國小女孩、腳踩法西斯萬字符號的雕像。然而,當佐托夫問一位20歲的德國學生是否知道蘇軍戰(zhàn)士勇救德國小女孩兒的事跡時,那位德國學生卻不好意思地說道:我還以為那是童話故事呢!不過,謝謝你,我會到網上搜索一下相關報道的。
第三件,5月8日,俄羅斯單方面勝利日72小時?;痖_始之后,俄羅斯各大媒體熱議一個話題:澤連斯基總統(tǒng)和他的爺爺,差別怎么那么大呢?二戰(zhàn)期間,澤連斯基總統(tǒng)的爺爺謝苗?澤連斯基,17歲時志愿參加蘇聯紅軍,在軍校接受訓練,少尉軍銜時曾指揮近衛(wèi)第174團的一個迫擊炮連。1944年,他在烏克蘭的尼科波爾和克里沃羅格附近的戰(zhàn)斗中表現出色,在突破敵人防線和消滅納粹的重要戰(zhàn)略目標--尼科波爾橋頭堡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尼科波爾地區(qū)擁有世界上儲量最大的錳礦石,這種資源對軍事工業(yè)極為重要。由于他的勇氣和戰(zhàn)術機智,他被授予兩枚紅星勛章,其中包括奪取戰(zhàn)利品倉庫和成功強渡西布格河。該報明確指出,正是因為有了像謝苗?澤連斯基這樣的人,蘇軍才能夠打敗納粹主義,包括保護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的關鍵自然資源。今天,在基輔與美國積極合作,包括轉讓烏克蘭礦產資源使用權的背景下,老澤連斯基的英勇,更顯得別有一番意味。
總之,俄羅斯近期的認知戰(zhàn)攻勢,標志著其信息戰(zhàn)略從應對西方指控的被動防御,轉向主動建構話語體系的范式轉換。其核心邏輯在于:利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