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初,美國對全球發(fā)動了關稅貿易戰(zhàn),全球各國從開始的驚慌,到后來的慢慢觀望,再到最后反過來抱團對抗美國,前后只用了一個月時間?,F在中美在瑞士開始接觸了,所有人都在等談判結果,只有特朗普卻還在此時微妙地打啞謎。

昨天,在中國宣布同意與美國進行“接觸”后,特朗普又開始自己“精神分裂”般地作妖了。他一邊釋放愿意接觸的信號,一邊又堅持不降低145%的高額關稅,充分體現其既維持強硬人設,又渴望達成目標的矛盾狀態(tà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記者問道“是否愿意為談判降低關稅”時,特朗普用每年損失一萬億美元的借口搪塞描述。事實上中美貿易不過4000多億美元,何來一萬億呢?他真正的目的還是想制造“關稅不可逆”的輿論立場。

5月8日,特朗普又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將于橢圓形辦公室舉行重大新聞發(fā)布會,內容則是美國與某個大國的談判協(xié)議,并且強調是第一個達成協(xié)議的。

從現在的信息來看,印度很有可能成為這個“某個大國”。從美印之間的各種關稅談判開始,就是一場各懷鬼胎的交易。印度想借機代替中國退出后的市場,美國則希望打造“去中國化”的形象。但雙方在交易上的野心都暴露了這種合作的不可靠性。印度鋼鐵產量雖大,但原材料還得依靠中國,美國藥企更不用說了,根本不可能讓外部力量沖擊本土市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在印巴沖突躍然于紙上,莫迪綜合各方面壓力來看,很可能要達成一定的關稅妥協(xié)。莫迪政府最新的關稅條約就是“零換零”的方案,但該方案要求雙方基于互惠原則,并且限制一定數量的進口商品。華盛頓方面因其質量問題暫時沒有答應。

該條件也是有些不切實際,以特朗普“金錢利益至上”的原則來看,就是鐵了心要關稅,而自己能拿捏印度的除了霸權地位之外,還有防務合作。

現在的印度,比誰都希望大規(guī)模的軍備援助。

不過,在5月6日的《印度報道》中,特朗普聲明印度已經同意對美國進口的關稅降零,還說美印貿易仍在談判中,所以現在還不能排除特朗普說的就是印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印度真的是美國第一個達成協(xié)議的國家,那么最難受的還是日本。此前日本近乎“滑跪”的姿態(tài),不僅沒有得到美國的網開一面,反而在關稅問題上變得更加困難,甚至日本財務大臣還放出把美債當籌碼的威脅,但根本沒得到特朗普的理會。如今印度這么不消停還能達成協(xié)議,到頭來日本發(fā)現自己才是“跳梁小丑”。

再加上幾天前中日韓和東盟13個國家在米蘭開會發(fā)表聯合聲明,歐洲也開始宣布對美國下一階段的反制,以特朗普“自大”的性格,不會覺得美國如今的處境很難,甚至覺得如果中國或者其他國家都達成協(xié)議了,其他小國也都會低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在表面上看是美國與全球各國的關稅拉鋸戰(zhàn),實際上則是一場話語權的爭奪戰(zhàn)。總體來說特朗普現在正在釋放積極的信號,促使著各國加快談判速度,但談判讓存在變數,畢竟在現在全球供應鏈開始重構的時代,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