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黃河邊長大。
母親是鄉(xiāng)村教師,初中畢業(yè)前,我都住在她任教的學校里。
我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家”,只有臨時的住所。
我從小習慣了流動,漂泊,習慣了不屬于任何地方。
畢業(yè)后,我的房子買在西安,
卻從南京住到蘇州,
從江門跑到重慶,
項目做遍大半個中國。
2018年,我在某票務平臺上的出行里程,超過了99.99%的人。
我走得很多,也走得很急。
我父母是雙職工,哥哥畢業(yè)于全國TOP2高校。
房子的首付他們出了,我?guī)缀跏恰拜p裝上陣”進入社會。
所以當2020年,有朋友向我拋出創(chuàng)業(yè)橄欖枝時,
我?guī)缀鯖]有猶豫。
當時因為國際局勢,
許多依賴進口的資源突然斷供,
像快遞用紙箱,原材料紙漿就成了搶手貨。
朋友準備從源頭做起,
建廠造紙原料——木材。
我一頭扎了進去,南下奔波:
從重慶到四川,從廣西到廣東,
一路調研、建廠、談判、收購。
我們順利開工,
最好的時候,一個廠一個月凈賺三十萬。
那時我們準備大展拳腳,
在100公里內又新建了三個廠,
意圖吞下整個地區(qū)的木材資源。
然后,一切開始崩壞。
· 工廠常因核酸停工,工期混亂
· 股東資金吃緊,從采購環(huán)節(jié)吃回扣
· 客戶回款周期越拖越長,從一周變成兩個月
最致命的,不是利潤下滑,
而是信任崩塌。
股東之間開始猜忌,
廠內人心浮動,
我被夾在村民、地方關系與合伙人之間,焦頭爛額。
我硬扛了將近兩年。
最終,項目遺憾收場。
我曾以為失敗就是“回到原點”,
但真正的失敗,是被打進谷底,連原點都夠不到。
在我們的成長中,
太多熱血敘事,太少真實代價。
我們以為“失敗了就重來”,
但現(xiàn)實中,失敗常常意味著——
父母老了你回不去,婚姻垮了你留不住,
連朋友都變成沉默的對照組。
劉備打輸了投奔劉表,依然是座上賓。
我們輸了,連飯局都沒資格上。
我看到過太多創(chuàng)業(yè)者一夜暴富,
卻沒意識到——
時代變了,賽道變了,你有沒有準備好?
我曾以為,自己沒什么可失去的,
所以根本不需要Plan B。
直到那天,我走進民政局簽下離婚協(xié)議,
直到父親做手術我請不到長假。
我才遲鈍地意識到,
我辜負了太多人。
對普通人來說,哪怕是“離職”這件事,都是風險。
王思聰辭職,不說萬達,
萬達的供應商也搶著給他發(fā)offer。
我們辭職?
光是填履歷空白都要寫半小時的解釋。
普通人輸不起。
我們唯一能選的路,是——
穩(wěn)扎穩(wěn)打
積累經驗
提升能力
等待時機
這并不是“慫”,
這是終于學會為自己負責。
? 翻盤,從不是靠一場豪賭,
而是一連串理智的判斷與耐心的積累。
一步一步走穩(wěn),
比任何一次“孤注一擲”都重要得多。
我們不能重新開始,
但我們可以重新布局。
慢一點,穩(wěn)一點。
也許看起來不起眼,
但這是我們?yōu)閿挡欢嗟膭倮绞健?/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