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行在嘴里,善念在心中。
何為惡,你不想承受的,你卻要施加于他人,那一能是惡的。什么是善。那就是在寒冷里的暖,在黑暗中的光。
所以,我要說,思考能讓你看到不同的自己。同樣,思考之余,為思考發(fā)聲,那才是思考的力量。
我曾經(jīng)說過我寫作是因為我想要傾訴,有時這種傾訴欲望會一刻不停地折磨著心,這是一種很個人化的傾訴,至于有沒有聽眾或聽眾有多少,在傾訴者來說并不重要。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太遙遠了,遙遠得彼此總是只能朦朧相看,有誰想要知道你的心情和想法呢?
反過來,你自己又何曾想要去傾聽別人訴說他的一切?所以,人既作為一個獨立體存在于世,那就注定了他一世的孤獨。
只是有人將這孤獨玩味得格外深刻,以至自賞;而有人則盡其一生精力來排遣這種孤獨,力圖讓自己溶入這個世界而成為生活這條大河里暢流的魚。這就有了個人愛好的選擇。
我選擇了寫小說,因為它可以讓我盡情盡性地傾訴,沒有人能阻止我傾訴激情,也沒有人會輕視我傾訴平淡,沒有人厭煩我的燥亂,亦沒有人嘲笑我的痛苦,文字就是我絮絮叨叨的話語,筆便有如舌頭。在我傾訴的過程中,我感到自己內(nèi)心空間的遼遠和闊大,感到了自由和隨意在那里散發(fā)著無邊的芬芳,感到了心情的恣意和舒暢是使生命獲取新鮮活力的源泉,感到了自己無窮盡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著紛紛人生也創(chuàng)造著自己。
傾訴還可以使我隨時走進自己內(nèi)心的天空。就仿佛專門為自己重新開辟出了另一個寧靜而完美的境界,在那里,我能看到我的思想,看到我的感覺,看到我的欲望我的愛情我的夢想,并由此看到我整個的自己。
我和自己相互觀照,我們是兩個知己知彼的人,我們互為談話的對手,我們對對方都耐心而溫柔,我們共同承擔(dān)痛苦和歡樂,我們一起觀看太陽的朝升暮落并感受它周而復(fù)始的燦爛和蒼涼,我們相攜著走同一條路,踏同一個腳印,合同一個節(jié)拍。
于是,在生命這個內(nèi)在的旅程中,我和自己比肩而行,我始終不曾獨自存在,這樣,我自己便成為束縛我漂泊的繩索,我自己成為我植入泥土的根。
這樣就有了我的小說和其它的文學(xué)作品,故事的框架對我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通過字里行間看到我的訴說,當(dāng)你愿意的時候,你可以從中體會到我的悲哀我的歡樂我的幸福我的痛苦,從而理解我的心情。
如果能喚起你的共鳴,那將令我感到快慰,而當(dāng)你并不愿意想要知道這些時,你大可以只是看看一個簡單的故事,然后輕松地將書放到一邊,甚至永遠也不會再想起它來,這對于我來說,也就夠了,因為我已經(jīng)傾訴,其它的對于我,并不重要。
是傾訴使我靜心,并使我的孤獨化為煙云,當(dāng)那縷煙云在風(fēng)中擺蕩時,便是我和自己在內(nèi)心的天空下起舞的軌跡,所以我說傾訴是心靈的舞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