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的法國巴黎,57歲的張大千攜妻子徐雯波拜訪75歲畢加索,當時畢加索脾氣古怪,拒絕和張大千見面,沒想到張大千請身邊女翻譯親自前去聯(lián)系,畢加索這才答應見他。
1956年,巴黎的風光正好,淡雅的向日葵想相而生,明媚的陽光照在了一棟小房子內(nèi),在這棟房子內(nèi),出現(xiàn)了許多涂鴉般的畫作,別人不知道的是,這就是畢加索的畫室,也是畢加索跟多位女展開戀情的地方,不過在這天,他沒有跟模特溝通感情,而是宴請了另一個人。
這人就是張大千,當時的世界把張大千當作世界第一畫家,在多場展覽中張大千的畫作都引起了轟動,不過在畢加索這位畫壇宗師面前,他們也許會有更多的交流心得,比如藝術(shù)、比如感情。
這是張大千跟畢加索的第一次見面,可在張大千心里,他對這印象派大師神交已久,只是從來都沒有見面的機會,如今終于得償所愿。
早在1950年,張大千就開始了自己的全球巡回畫展,全球旅行,尋找新的靈感,跟各種各樣的畫家進行交流,精進自己的技藝,因為當時張大千從內(nèi)地去往臺灣的時候帶去了不少的財產(chǎn),也讓張大千有足夠的錢去全球旅行。
為了方便自己恢復旅游、畫畫的精力,張大千還在日本找了一個十多歲的青春女友,當作是他的模特,月月給發(fā)錢,張大千的其他妻子并沒有什么異議,只要能讓張大千休息好,他們并不介意張大千發(fā)展出怎樣的戀情。
從印度、到日本、從南美到美國、從英國到巴黎,張大千帶著作品以及敦煌壁畫四處展覽,贏得了不少外國人的認可,張大千的名氣也從國內(nèi)轉(zhuǎn)向國外,成為世界級別的大畫師。
而他跟畢加索世紀會面源于法國的一次畫展,當張大千的作品跟其他國家的畫作比對,人們沒有因為這是山水水墨畫就對張大千的作品有很大的偏見,反而紛紛發(fā)出了贊嘆聲,讓極為重視名聲的張大千非常舒服,中國山水畫真的在世界上出名了。
有人覺得這場畫展看張大千的就夠了,畢加索一樣的人物, 這是對張大千的認同,畢竟畢加索成名的時間太久了,哪怕是現(xiàn)在,依舊是畫壇的領(lǐng)先者。
這場畫展的承辦人覺得張大千跟畢加索會面大有可為,這是對兩人名氣雙向提升,不少無名之輩就是依靠大畫家的推薦和指導成名的,但張大千跟畢加索并不需要對方的推薦。
張大千也覺得在在法國跟畢加索見面難得,盡管畢加索的性格很怪異,很久不接受邀請,有人覺得張大千會碰壁,但張大千并沒有這樣的擔憂,他讓翻譯和當時聯(lián)合國的官員當中間人,成功跟畢加索牽線搭橋,達成了史詩級的會面。
不過兩人的交談極為無聊,也許是兩人的風格差異過大,也許是兩人的畫畫風格都已經(jīng)固定,可能是文化語言上的差異,但這沒有影響兩人互換畫作用作品來見證兩人的友誼。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