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訊 (主筆 何宜)一家高規(guī)格的酒店,竟然能評為歷史建筑?南寧第三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引來網(wǎng)友一片爭議。

5月7日,南寧市政府公布了南寧第三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建筑共有16處,包括有建于民國時期的解放路34號騎樓、位于中山路180號的原南寧紅旗人民公社舊址、建于民國時期的蘇宮村村史館、位于廣西烈士陵園內(nèi)的烈士公祭廣場等。
讓人沒想到的是,荔園山莊6號樓和10號樓、荔園山莊國際會議中心,也被列為兩處歷史建筑。

荔園山莊位于南寧市青山路22號,毗鄰青秀山風景區(qū),是一個集政府高級別接待設(shè)施、商務別墅、國際會議中心、高爾夫球場為一體的綜合項目。
近年來,在南寧召開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重要會議,主要領(lǐng)導均安排在荔園山莊住宿。所以,市民通俗地將荔園山莊將為“國賓館”。
山莊“順應山勢、溶于自然”。分為四個功能區(qū):國際會議區(qū)、別墅接待區(qū)、后勤服務區(qū)和高爾夫球場。工程于2004年竣工。

為什么荔園山莊這兩處建筑,會被列為歷史建筑?
在南寧第三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表中的標注,荔園山莊6號樓和10號樓、以及荔園山莊國際會議中心的建筑時代為:改革開放后(1978年后)。荔園山莊6號樓和10號樓的建筑類型為旅館和客舍建筑;荔園山莊國際會議中心的建筑類型為:文化娛樂體育建筑。
對此,不少網(wǎng)友不理解,認為雖然建筑物設(shè)計氣派、大方、有特色,但與“歷史建筑”不沾邊,“歷史”就是要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如果非要給建筑冠名,可以是“地標建筑”、“特色建筑”。

據(jù)了解,南寧第一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在2020年公布。在第一批46處名單中,有始建于明朝的青秀山龍象塔、建于民國的“三街兩巷”騎樓建筑群、建于清代的揚美古建筑群、建于清朝的黃奇觀進士屋、建于民國的富德村高橋。
一些市民覺得,可能隨著南寧歷史建筑保護名錄的推進,可挖掘的建筑越來越少,所以門檻逐漸降低。如果真這樣,情愿寧缺勿濫,要守住水準。
不過,另有一些網(wǎng)友的觀點認為,歷史建筑不等同于文物建筑。只要建筑有意義、有特色,不一定非要很長的年代沉淀,一樣可以評為歷史建筑。

如建于1950年代的民族形式門樓牌坊——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校區(qū)東大門,建于1959年的南寧吳圩機場老候機樓,就入選第一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這些建筑不僅代表了南寧市獨特的歷史文化,更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寶貴遺產(chǎn)。

根據(jù)有關(guān)規(guī)定,入選歷史建筑保護名錄后,屬地政府、各有關(guān)部門要按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保護條例》,對建筑進行宣傳、保護、維護。
2008年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保護條例》規(guī)定,建筑物的保護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禁止占用保護規(guī)劃確定保留的園林綠地、河湖水系,對歷史建筑實施原址保護。
審核:楊劍峰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