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來自60歲鐘阿姨的真實經(jīng)歷自述:父母一旦偏心,那么晚年就即將沒有保障。
在我55歲那年,老家的房子被拆遷了,分到了290萬。
面對這筆巨額拆遷款,全家人從上到下,從小到大,全都笑得合不攏嘴。這跟天上掉下餡餅沒有什么兩樣。
在老伴拿到這筆錢之后,兩個兒子就在兩個兒媳婦的攛掇下,提出平分290萬。
兩個兒子的理由很正當:父母反正是要輪流跟著他們養(yǎng)老,拆遷款平分了,也避免以后兄弟反目成仇。
看著興高采烈,摩拳擦掌等著分錢的兩個兒子,我的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兩個兒子平分了,那出嫁的女兒呢?難道分文不給嗎?

02
我心里這么想,也就這么問了:給你們平分了,那你們的妹妹呢?又該分多少?
兩個兒子沒吭聲,一直在盤算,反倒是兩個兒媳婦坐不住了。
大兒媳婦站起來說:媽,自古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的家產(chǎn)本就該由兒子繼承,與女兒無關(guān)。
小兒媳婦也隨聲附和道:沒錯,十里八鄉(xiāng),誰家不是家產(chǎn)傳男不傳女?更何況,小姑子婆家的條件也不差,沒必要回來跟我們爭。
兩個兒媳婦輪流發(fā)表意見后,兩個兒子也紛紛隨聲附和,勸我們別猶豫了,趕緊平分,他們好安排再買一套學區(qū)房。
看著迫不及待的兩個兒子,再看看眉頭緊皺的老伴,我深深嘆了一口氣。
哪怕他們曾經(jīng)同住一個子宮,可一旦涉及到了彼此的利益,各自也只會為自己謀算。

03
我沒有繼續(xù),反倒是一直不曾開口的老伴,卻說:這筆錢分成4份,你們兩兄弟一人90萬,女兒也拿90萬,我們拿20萬。
聽到原本應(yīng)該一家分145萬,突然縮水降到了90萬,兩個兒媳婦紛紛跳出來不贊成,說那我們多虧啊。
可老伴卻堅持要分4份,而且金額還必須按照他說的來分,誰也不能多,誰也不會少。
老伴一錘定音后,兩個兒媳婦又跟兒子咬起了耳朵,一個個抱怨老伴重女輕男。
老伴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說:你們要平分,分文不給妹妹,那以后我們養(yǎng)老生病,你們?nèi)珯?quán)負責嗎?半年前,你媽生病,那時你們一個個說工作忙,家庭忙,全都照顧陪床的擔子推給你們的妹妹。
老伴的話音一落,兩個兒媳婦頓時閉上了嘴。
半年前我生病,除了女兒每天跑來醫(yī)院照顧,兩個兒媳婦只來探望了兩次,沒出力也沒出錢,全是女兒在忙活。

04
不等兩個兒子兒媳婦再發(fā)表意見,老伴就一錘定音了,還快速把3份90萬分到了三個兒女的手上。
當時,我其實有些不理解,老伴平分290萬,這不是讓自己成為兩個兒媳婦的眼中釘嗎?
哪怕一家給110萬,女兒給50萬,我們自己拿20萬,兩個兒子兒媳婦也不至于怨氣那么大。
可老伴卻擺擺手,說平分是最好的安排,但凡多了少了,都會引起兒女紛爭和矛盾。
老伴這樣解釋,我也就慢慢接受了,反正兒女都有份,也不抱怨我們就行了。
畢竟,我們的思想還是比較傳統(tǒng),還是想著能和兒女一起養(yǎng)老,尤其是兩個兒媳婦。

05
各自拿了自己份內(nèi)的拆遷款后,雖然各自有抱怨,但好在也沒有在明面上大吵大鬧,反目成仇。
反而平分拆遷款后,我和老伴的日子倒也漸漸好過了許多。
因為手里有20萬,日常開銷以及生病吃藥,我們也能自己掏錢,不需要分分錢都得跟三個兒女要。
更何況,女兒女婿拿到了和兩個哥哥一樣的拆遷款后,對我們很是感激,也更加孝順了。
女兒時不時回來探望我們,女婿也經(jīng)常有空就帶著我們出去旅游。
至于兩個兒子兒媳婦,雖然沒有那么殷勤,但面子上也過得去。
直到此刻,我才徹底醒悟,自己當初的想法錯得有多離譜,而老伴的決定又是多么明智。
如果我們給兩個兒子平分了拆遷款,又分文沒留給女兒和自己,或許今天我們就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