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鄧麗君,我想沒有比這句更合適的了。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

當耳邊傳來一段熟悉的旋律。
這仿佛在告訴我們,她從未離去。

隨著鄧麗君逝世30周年到來。
一場小型音樂會在鄧麗君的墓園奏起。

而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也出現(xiàn)在了現(xiàn)場。
還給歌迷帶來了幾個消息。

舊事重提
提到鄧麗君的感情史,繞不開的名字是成龍。
但兩人的感情卻無疾而終。
直到成龍的一次采訪,透露了兩人分手原因。

實際上,成龍和鄧麗君兩人有一些習慣不同。
就比如吃飯,成龍和他的兄弟在一起說說笑笑很是熱鬧。

而鄧麗君用成龍的話說就是“高貴、很靜”。

因此還有一部分原因則是成龍的兄弟們。

那些兄弟并不樂見鄧麗君成為他們的大嫂,幾乎每天都會說鄧麗君的不好。
而且每當兩人在一起時,成龍的兄弟都會走開,也不理鄧麗君。

反倒是林鳳嬌一出現(xiàn),他們便會齊聲呼喊“大嫂”,還送上餅干。

不過后來鄧麗君在采訪中大方表示“感情不能勉強”,還祝福成龍幸福。
然而,不久前成龍與呂秀菱私生子的傳聞,又一次把輿論焦點拽到了鄧麗君身上。

更有人重提所謂成龍與鄧麗君的私生子“房組軒”謠言。
對此,鄧麗君三哥鄧長富怒斥,是對鄧麗君的侮辱,并強調(diào)將保留法律追責權利。

近日,鄧麗君逝世30周年當天,與她關系密切的兩位男士現(xiàn)身。

其中一位是鄧麗君目前還在世的哥哥鄧長富,同樣也是這次活動的重要組織者。
而另一個到場的是鄧麗君的伯樂,兩人友誼深厚。

更為重要的是,他每年都會在鄧麗君的冥誕赴臺紀念。
他就是鄧麗君的經(jīng)紀人——舟木稔,今年已經(jīng)92歲了。

就在眾人沉浸在緬懷中時,三個好消息接連傳來,讓這個特殊的紀念日充滿溫情。

3個好消息
邁克爾·杰克遜這位音樂才子,大家再熟悉不過了。
近年來,國內(nèi)有不少人制作了有關他的惡搞視頻。

將他跳舞的一些動作和戲曲結合了起來,逗樂了許多人。
然而去年,去世十幾年的他,突然傳出好消息。

而這相似的事情同樣發(fā)生在了鄧麗君身上。
第一個好消息——奇跡再現(xiàn)。

今年4月,日媒報道發(fā)現(xiàn)了鄧麗君生前未曾發(fā)布的一首歌。
這個消息看似荒誕,實則千真萬確。

這首歌最初的錄制時間可追溯至1980年左右。
不過這首歌并沒有名字。

經(jīng)原作詞家荒木豐久重新審讀之后,將其命名為《情歌最愛夜霧時》。
而這首歌的發(fā)布時間已定。
今年6月中旬將隨著《三木剛歌曲集》發(fā)售,而這首歌意義匪淺。

它將成為鄧麗君獻給歌迷的一份跨越時空的禮物。
緊接著就是第二個好消息——另一種落葉歸根。

2025年,籌備許久的鄧麗君藝術中心在邯鄲正式開放。
這里是鄧麗君父親的老家,同時這也是全球唯一的藝術中心。
而這里面還有一個驚喜。

藝術中心內(nèi),鄧麗君生前用過的遺物在展品中占比達70%。
從鄧麗君穿過的衣服、用過的車,到發(fā)行過的CD,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她的回憶。

鄧長富表示,希望通過這個藝術中心讓更多人了解她,這也是對她最好的紀念。
但在這么重要的日子里,鄧長富卻有一個小遺憾。

在他眼中,鄧麗君逝世20周年之際的紀念活動,遠比此次要熱鬧得多。
光大陸來的歌迷就有200多位,當時去餐廳吃飯時一度讓人以為是要辦喜事。

然而很遺憾,今年有很多大陸歌迷沒辦法到現(xiàn)場。
而鄧長富發(fā)出了由衷地感慨。

他希望兩岸來往自由的像回家一樣。
不過盡管有內(nèi)地歌迷沒來,但感動的一幕出現(xiàn)了。

有許多來不了的歌迷在線上獻花。
于是,最后一個好消息也被引出:鄧麗君文教基金會開啟重大項目。

音樂沒有國界,基金會工作人員表示今年10月初會舉辦紀念鄧麗君演唱會。
而這場演唱會原本計劃于鄧麗君逝世30周年當日在清邁舉辦。

然而遺憾的事情發(fā)生了。
泰國此前發(fā)生了地震,而他們考慮到粉絲決定推遲,今年8月會正式官宣。
盡管“遠水解不了近渴”,但喜歡鄧麗君的歌迷可以去到杭州。

5月9日,杭州將舉行一場紀念鄧麗君的交響音樂匯。
然而說完這些好消息,在鄧麗君身上卻有兩件遺憾的事。

2個遺憾
生前,鄧麗君有兩件事未能完成,此事亦得到其哥哥鄧長富的認證。
第一件事是有關鄧麗君個人。

鮮為人知的是,鄧麗君曾托新華社記者在蘇州尋找一棟老房子。
而當下,這個愿望極有可能達成。

鄧長富透露,這些年他有一直打聽希望找到那棟房子的具體位置。
他想替妹妹去看看,幫她完成這個心愿。
而第二件事,絕非是她個人的遺憾事了。

鄧麗君一直對大陸充滿向往,渴望能在大陸的舞臺上為歌迷們唱歌。
然而,由于她走得突然,這一心愿始終未能實現(xiàn),好在后來基金會彌補了一些遺憾。

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多年來在大陸舉辦了多場公益演唱會。
偶爾售票的,會在扣除成本后將盈余部分捐贈給公益事業(yè)。

從汶川地震后的災區(qū)義演到為唇腭裂兒童籌款。
基金會用實際行動延續(xù)著鄧麗君的愛心與對大陸的深情。

30年過去了,但鄧麗君的歌聲依然在大街小巷飄蕩。
從邯鄲藝術中心到清邁演唱會的籌備。
從塵封磁帶里的新歌,到基金會持續(xù)地公益行動。

這仿佛在告訴大家鄧麗君從未離開,她活在每一個熱愛音樂的人心里。
或許她的音樂就是最好的紀念。

對此你怎么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