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5月5號,陜西石泉縣漢江邊一位釣魚的小伙看到一群人在放生,這群人自稱是在行善積德的放生,并且是要求小伙離,稱他釣魚是損陰德的。

面對這些指責,小伙子也并沒有退縮,反而是用手機記錄下了對方放生的物種,包括有一些珍珠,鱉,蛇以及不明的魚類,隨后小伙就選擇了報警。

警方到現場確認,小伙子釣魚是合法的,但是放生的這群人涉嫌存在違規(guī)的情況。

根據現場的顯示,放生的多是一些中老年人,他們攜帶著大量的漁網袋,水桶以及蛇箱,他們不僅態(tài)度強硬,甚至還威脅說要報警處理釣魚者。

然而反轉來的很快,漁政部門的調查發(fā)現放生團他們釋放的珍珠屬于北美的外來物種,它們食量大,適應能力強,可能會破壞漢江的生態(tài)鏈。

5月7號,石泉縣的農村農業(yè)局明確表示了這個行為是違反了《生物安全法》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guī)定》。

根據,私自放生外來物種可以罰款5萬元,如果造成生態(tài)破壞的話,涉事者還會面臨刑事追究。目前已經要求放生者合清理違規(guī)的物種,并且啟動了后續(xù)追責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安康地區(qū)早在2018年就已經出臺了《規(guī)范瀛湖庫區(qū)放生活動通告》,是明確禁止放生蛇、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的,并且要求提前15天進行報備。

在這個事件中,放生團他們既沒有進行報備,也沒有遵循物種限制的一個要求。

這個事情曝光以后引起了非常多人的關注,那些人去放生礦泉水,鱷雀鱔還不夠嗎?連珍珠鱉都來放生了,如果珍珠邊一旦泛濫了,那么漢江的魚蝦就完了。

嘴上總是說著他們在基因的,但是他們手上卻在破壞生態(tài),這才是真的損陰德。
有網友是指出,部分的放生者是迷信贖罪心理,甚至是形成了放生捕捉再販賣的一個黑色產業(yè)鏈。

后續(xù)的調查顯示放生團中有一名是姓許的大爺被網友扒了出來,他的社交賬號因為輿論壓力被迫改名,漁政部門正在聯(lián)合環(huán)保組織評估漢江生態(tài)受損的一個情況,并且計劃開展針對性的一種物種清理。

所以你怎么看他們的放生行為,真的在行善積德嗎?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信源:
1. 石泉縣農業(yè)農村局通報
2. 《生物安全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guī)定》
3. 極目新聞、網易新聞等媒體報道
4. 網友“古城浪人”現場記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