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麥田裂成龜背紋。 陜北玉米苗蔫得能點火。

這是1961年以來陜西最嚴重的旱災。 省氣象局數(shù)據顯示降水減少七成。
小麥絕收面積已超200萬畝。
老農蹲在地頭數(shù)裂縫:"比俺爺那輩還旱"。 財政緊急撥了八千萬救災款。 攤到每個受災農民頭上不到20塊。
這點錢連打口淺井都不夠。 榆林王老漢家改種了耐旱蕎麥。

" 可蕎麥畝產只有小麥三分之一。 渭南張嬸在排隊領救濟水。 "洗菜水留著喂牲口"。 她家三頭牛已賣掉兩頭。 延安果農老李愁得睡不著。 蘋果樹枯死三分之一。 "往年這時候該套袋了"。 省里要求"以秋補夏"。 可玉米種子價格漲了三成。 農機站柴油供應還緊張。 八千萬到底怎么花? 打井隊說鉆頭不夠用。 送水車抱怨油費報銷慢。 有村民發(fā)現(xiàn)新打的機井沒水。 "打了八十米還是干窟窿"。 地質隊解釋深層水也枯竭了。 氣象臺預報未來半月仍無雨。 水庫水位跌破死庫容。 "人工增雨得等云彩配合"。 省農業(yè)廳悄悄調低全年產量目標。 糧庫開始檢查儲備糧質量。 面粉廠提前聯(lián)系新疆貨源。 這場旱災暴露了老問題。 灌溉渠年久失修。 地下水超采嚴重。 省里說要建應急水源工程。 可立項到完工最少三年。 遠水解不了近渴。 老農們蹲在田埂上算賬。 一畝麥子賠五百。 改種玉米還得搭進去種子錢。 八千萬救災款像撒胡椒面。 打井不夠,補貼不夠,運水更不夠。 可總比干等著強。 這場旱災教會我們什么? 靠天吃飯的農業(yè)太脆弱。 該給黃土高原多存點"水棺材"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