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孫淑玉 王琳 實習生 朱海儀 通訊員 王茜瑋 李姝慧

編者按:

從精準判斷的“透視眼”,到同時應對多重任務的“分身術”,再到用共情力化解焦慮的“讀心術”和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播醫(yī)學知識的“科普達人”,作為醫(yī)療戰(zhàn)線的“多面手”,護士們用專業(yè)與溫情守護著生命健康的每一道防線。在5·12國際護士節(jié)到來之際,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超能”護士——5·12國際護士節(jié)專題報道,記錄他們的日常與堅守。謹以此專題,向所有默默奉獻的白衣天使致敬。

在口腔醫(yī)學領域,頜面外科惡性腫瘤的診治最具挑戰(zhàn)性。這類手術往往需要在錯綜復雜的頜面部組織間精細操作,術后不僅要應對出血血腫、傷口感染等難題,還需幫助患者走出疾病與心理之困。從手術臺到病床旁,既需要專業(yè)技術的支撐,更是一場飽含溫情與人文關懷的護理接力。

在煙臺市口腔醫(yī)院,手術麻醉科與口腔頜面外科病房護理團隊有效銜接,以“日均兩萬步”的貼身護理以及對術中體溫及皮膚保護的精準把控,為口腔頜面部腫瘤手術患者筑牢生命防線。他們既是醫(yī)囑的執(zhí)行者,更是患者的健康守護人,用專業(yè)與溫度為患者重新點燃生命的希望。

善做護理“偵察兵”,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護理方案

在很多人看來,術后才是護理工作的“重頭戲”,但煙臺市口腔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房護理團隊卻以超強視角將關注點提前,從采集患者病史、協(xié)助完成各類輔助檢查,到術前討論和評估,提前“主動出擊”,全方位守護患者的健康。也因此,她們不僅僅是醫(yī)囑的執(zhí)行者,更是個性化護理方案的主導者。

劉英娜在為剛結束手術的患者檢查傷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英娜在為剛結束手術的患者檢查傷口。

“不僅要關注疾病進展,更要關注患者和家屬的心理需求。”口腔頜面外科病房主管護師劉英娜認為,善于溝通是好護士的“標配”,采集病史和床旁溝通是了解患者需求的關鍵時刻,只有明白患者和家屬的實際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提供精準護理。

去年,陳先生因下頜骨惡性腫瘤入院手術。今年3月,由于左側下頜區(qū)腫脹明顯,出現破潰、流膿等問題,他不得不再次入院準備手術。作為“老病號”,陳先生對住院流程駕輕就熟,可劉英娜卻絲毫不敢放松。她和同事們反復探討病歷,針對陳先生術后恢復周期長、營養(yǎng)需求特殊等情況,多次與家屬溝通,從飲食搭配到營養(yǎng)補充劑選擇,逐項細化個性化營養(yǎng)支持方案,力求加速術后康復。

手術進展十分順利,但術后卻出現了突發(fā)狀況。因長期保持每日一斤白酒的飲酒習慣,陳先生術后突然陷入譫妄狀態(tài),始終躁鬧不安,任憑家屬哭喊、護士安撫都無濟于事。術前溝通時,劉英娜了解到陳先生與姐姐感情較好,在和家屬溝通后,劉英娜緊急聯系并連夜將患者姐姐請到醫(yī)院。在醫(yī)護團隊與家屬的密切配合與悉心照料下,陳先生逐漸恢復平靜,平穩(wěn)度過了危險期。

劉英娜在病床旁陪伴、開導小患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英娜在病床旁陪伴、開導小患者。

“不輕易放過任何細節(jié),才能給患者更好的守護?!痹趧⒂⒛瓤磥?,好護士應該是未雨綢繆的護理“偵察兵”,術前深度介入、充分溝通,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護理方案,才能為手術的順利開展和術后康復打好堅實的“地基”。

破解“控溫難題”,無死角保障手術安全

做好術前護理只是第一步,術中的護理保障更容不得半點馬虎?!绑w溫下降一度,患者術后感染風險可能增加三成?!边@是煙臺市口腔醫(yī)院手術麻醉科護理團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手術中,患者常因麻醉、手術時長等因素面臨低體溫風險,而他們的任務就是要破解這道“控溫難題”。

“影響患者體溫的因素有很多,麻醉和手術相關因素我們無法干預,但可以從其他方面著手維持患者正常的體溫?!惫ぷ?3年,手術麻醉科主管護師王天鳳已經習慣將工作前置,術前訪視時評估患者的基礎體溫、綜合手術和麻醉因素等,篩選易發(fā)生低體溫的高危人群,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術中體溫維持是保障患者圍術期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有效預防術中低體溫,王天鳳和團隊建立了全流程體溫管理機制:通過術中連續(xù)動態(tài)體溫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時掌握患者核心體溫變化;針對易出現低體溫情況的患者,利用暖風機進行主動加溫干預,確保體溫穩(wěn)定。同時,他們還對手術沖洗液、靜脈輸注液體進行預加溫及保溫管理,嚴格控制液體溫度在適宜范圍。術后復蘇階段,及時用保溫暖被為患者維持體溫,必要時啟動主動升溫設備。此外,針對高危患者,手術室護理團隊會與病房護士進行詳細交接,全面告知術中體溫波動情況及后續(xù)保暖注意事項,形成圍術期體溫管理閉環(huán),最大限度降低相關并發(fā)癥風險。

王天鳳在為患者監(jiān)測體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天鳳在為患者監(jiān)測體溫。

除此之外,術中的壓力性損傷預防也很關鍵。為了保障患者的皮膚不受損,在手術允許的情況下,護理團隊會協(xié)助醫(yī)生及時調整患者體位,一臺超過16小時的手術至少調整8次體位。不僅如此,護理團隊還會全程對手術沖洗液和手術器械進行嚴密監(jiān)控,避免浸濕患者皮膚或因器械對患者造成壓力性損傷。

術中的精準控溫和周全防護,是手術室護理團隊用專業(yè)和堅守為患者筑起的溫暖屏障,讓每一臺手術都成為不負生命托付的安全旅程。

王天風在為手術沖洗液、靜脈輸注液體進行預加溫及保溫管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天風在為手術沖洗液、靜脈輸注液體進行預加溫及保溫管理。

變身“步數先鋒”,做隨叫隨到的貼心守護人

都說“三分靠治療,七分靠護理”。深耕護理行業(yè)18年,劉英娜和病房護理團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分量。日均兩萬步是她們的“KPI”?!巴惹凇辈粌H是她們的工作特色,更成為她們守護患者健康的獨特密碼。術后,每位患者都會配備高年資護士陪護,持續(xù)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各項核心指標進行檢測。針對術后可能出現的焦慮情緒,護理團隊會對患者進行耐心的溝通與心理疏導,并通過“音樂療愈”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除此之外,護理團隊還會和營養(yǎng)師一同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術后食譜,幫助患者更快康復。

術后72小時是皮瓣存活的關鍵期,這一階段皮瓣的血管重建與微循環(huán)恢復至關重要,任何細微異常都可能引發(fā)血運障礙,導致皮瓣壞死。為牢牢把握這一“黃金救治窗口”,口腔頜面外科病房護理團隊建立了立體化監(jiān)測體系,以分秒必爭的專業(yè)精神為患者生命健康保駕護航?!懊堪胄r巡查一次病房,隨時觀察患者的情況,半點不能松懈?!眲⒂⒛群蛨F隊將皮瓣監(jiān)測細化為 “三維觀察”,精準比對皮瓣與正常皮膚的溫差,捕捉皮瓣色澤的細微變化,并通過針刺感知毛細血管的起伏反應,多角度預防皮瓣危象。

從晨光熹微到夜幕深沉,煙臺市口腔醫(yī)院的護理團隊以初心為燈,以專業(yè)為盾,以溫情為劍,在方寸牙椅間編織希望,在捍衛(wèi)口腔健康的路上步履鏗鏘。醫(yī)院護理團隊用畢生堅守詮釋南丁格爾誓言的真諦,讓護理人的腳步永遠向著群眾期盼處邁進。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