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心理咨詢師為居民提供服務。

化解矛盾,既要解開“事結”,更要解開“心結”。當前,大亞灣開發(fā)區(qū)正縱深推進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覆蓋全區(qū)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為其注入了重要力量,進一步拓寬了風險防范渠道,織就了一張城市心靈防護網,穩(wěn)穩(wěn)托住群眾幸福感,成為落實“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的生動注腳。

如何預約?

三種渠道可在家門口獲取心理服務

“經過專業(yè)心理咨詢,我的孩子終于重返校園了?!奔易∥鲄^(qū)街道的陳女士(化名)與丈夫、孩子共同接受了西區(qū)健康服務社心理輔導后,深刻認識到孩子休學的根本原因在于親子關系的緊張。她和丈夫主動與孩子溝通,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與信任,從而使家庭關系更加和諧融洽。

陳女士的故事是大亞灣開發(fā)區(qū)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中的一個縮影。經過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的介入,許多家庭找到了矛盾的癥結,并得到了有效解決。

多個渠道預約心理服務

那么,群眾可以通過什么渠道獲取心理服務?在大亞灣,只要群眾走進任何一個村(社區(qū))健康服務社,或者登錄“和美灣”大健康管理服務平臺,便能預約到適配的心理服務,還可就近參加心理減壓系列活動,不僅緩解壓力,更能在情感上獲得深層次的慰藉。

近年來,大亞灣圍繞“大健康”服務理念,研發(fā)“和美灣”大健康管理服務平臺,打造“區(qū)—街道—村(社區(qū))—社會面”四級心理服務陣地,構建全方位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呈現出“區(qū)和街道樹標桿、社區(qū)打基礎、基層網格(學校)做延展、特定場所出特色”的功能布局,實現綜合性、實體化、一站式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運作。不僅如此,還大力培育心理服務專業(yè)人才、精心打造特色“心”品牌活動,持續(xù)優(yōu)化心理健康服務質量,讓心理關懷惠及每一位居民。

累計提供心理咨詢8168小時

2021年至今,全區(qū)各級社會心理服務站點累計提供心理咨詢服務8168小時,開展線上線下心理關愛活動1032場,果斷介入危機個案146個,服務范圍廣泛,累計覆蓋居民數量超35萬人次。在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該區(qū)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通過多維聯動將心理服務落腳在基層,引入心理服務資源力量助力信訪案件化解,聚焦居民實際需求開展心理調查,回應民眾關切。同時,借助危機干預手段減少負面社會事件的發(fā)生。這一系列舉措,既筑牢個體的心靈防線、維護內心秩序,更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守護城市和諧穩(wěn)定的主基調,營造良好的社會心理環(huán)境。

如何服務?

心理專業(yè)團隊入駐 助力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當前,大亞灣正穩(wěn)步推進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在推進部門入駐規(guī)范化層面持續(xù)發(fā)力,心理服務一級陣地區(qū)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派員入駐區(qū)綜治中心,同時整合了轄區(qū)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5個區(qū)直單位、3個街道、67個村社區(qū)心理服務資源,引入華南師范大學、惠州學院、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大亞灣區(qū)心理服務協會等心理行業(yè)專業(yè)力量,立足問題源頭治理,進一步拓寬矛盾化解渠道,拓展中心服務職能。

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綜治中心秉持“從‘心’出發(fā)”的理念,聯合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門,走進校園等開展防性侵、防霸凌、防詐騙等專題心理科普宣傳,提升未成年人的自護意識和法治觀念,同時強化危機干預機制,依托心理咨詢師、社工等專業(yè)力量,對行為偏差或受侵害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導和跟蹤幫扶,進一步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構建轄區(qū)“預防+干預+治理”未成年人保護體系。

針對重點人群,如社區(qū)矯正人員、信訪群眾、困境家庭等,深入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工作。以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相結合的方式,甄別存在潛在心理問題的居民,為其建立詳實的心理檔案,并依據評估結果實施分級跟進,或進行對接轉介。轄區(qū)內的心理服務人員還為社區(qū)矯正人員提供每月預約、值班制的心理咨詢及團輔服務,助力他們實現行為矯正、社會功能恢復與心理重建,引導其逐步回歸正常社會生活,做到用“心”矯正,為“心”賦能。

提供心理咨詢與危機干預服務

在接訪過程中,綜治中心會根據群眾實際需求,聯系心理服務專業(yè)人員為其提供心理咨詢與危機干預服務,幫助他們處理不良情緒、協調家庭關系等常見問題。一旦遇到有自殺傾向、創(chuàng)傷后應激等高風險個案,中心會迅速啟動多部門聯動危機干預機制。

尤其是在信訪調解、鄰里糾紛處理過程中,中心運用“心理疏導+矛盾調解”雙軌并行模式,為群眾提供專業(yè)的心理支持和援助,在穩(wěn)定個人情緒的基礎上,更加高效地化解群眾糾紛。綜治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力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做到事與心雙重化解?!?/p>

為網格員、調解員開展培訓課程

此外,中心還定期為網格員、調解員等工作人員開設壓力管理、溝通技巧等培訓課程,一方面增強工作人員的心理調適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他們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工作技能。心理支持熱線的設立,則為工作人員搭建起一個隨時傾訴心聲、尋求幫助的平臺。當他們在工作中遇到難以排解的壓力或困惑時,能夠及時獲得專業(yè)心理指導和支持,進而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更好地服務廣大群眾。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張嘉培 通訊員 楊萬輝 黃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