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29日,遼寧遼陽一家飯店的火災造成22人遇難。這場悲劇再次用血淋淋的教訓提醒我們:火災猛于虎,防患于未然遠比事后痛心更重要。而當我們將目光轉向校園——這個承載著千萬家庭希望的場所,消防安全的每一處漏洞,都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災難。
一、一場飯店火災,照出所有人的隱憂
遼陽火災的傷亡數(shù)字令人窒息:22條生命戛然而止。官方通報中“明火18分鐘撲滅”的高效救援背后,更值得追問的是:為何火勢能迅速蔓延?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消防設施是否完備?
這些疑問不僅指向涉事飯店,更應成為所有公共場所的“自檢清單”。而當我們把視線投向校園,類似的隱患可能更令人揪心——
電路老化:老舊教學樓超負荷用電,冬季取暖設備密集;
通道堵塞:消防通道堆放雜物,安全出口鎖閉;
意識薄弱:學生好奇玩火、逃生演練流于形式……
校園不是孤島,它與社會的消防系統(tǒng)緊密相連。一次疏忽,可能讓無數(shù)家庭墜入深淵。
二、比火災更可怕的,是“安全麻木”
中國消防部門統(tǒng)計顯示,近5年校園火災年均超千起,其中超60%因人為疏忽引發(fā):宿舍違規(guī)使用電器、實驗室操作不當、疏散演練走過場……
我們總以為“災難不會發(fā)生”,直到悲劇敲門。
家長的焦慮:“孩子每天待在學校,我們能放心嗎?”
教師的困境:安全教育被主課擠壓,消防設備維護資金不足;
學生的無知:“火災來了往反方向跑”“滅火器只會按開關”……
當安全意識淪為口號,隱患便如野草般瘋長。
三、守護校園安全,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1. 硬件升級:讓“物防”成為生命屏障
定期排查電路、燃氣設備,更換老化設施;
確保每層樓消防栓、滅火器可用,安全出口無鎖閉;
推動智慧消防系統(tǒng)進校園,實時監(jiān)測火情。
2. 教育落地:讓“人防”成為本能反應
每學期至少一次“真刀真槍”演練:濃煙環(huán)境下模擬逃生,教會學生彎腰捂鼻、辨別安全標識;
將消防知識融入日常:班會課、手抄報、校園廣播,讓安全意識扎根;
家校聯(lián)動:通過親子消防作業(yè)、家庭逃生計劃,延伸安全教育的“最后一米”。
3. 制度問責:讓責任壓實到人
教育部門將校園消防安全納入學??己恕耙黄狈駴Q”項;
對隱患整改不力者公開追責,倒逼管理升級;
鼓勵師生參與監(jiān)督,建立“隱患隨手拍”平臺。
四、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眼淚,而是行動
遼陽火災的傷亡者中,或許也有某個孩子的身影,或是某個家庭的頂梁柱。但愿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校園消防安全,從來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
學校:別讓安全演練成為“表演”,別讓制度文件束之高閣;
家長:別只關注成績,多問一句“孩子今天學了逃生知識嗎”;
社會:推動立法完善,加大校園消防投入,讓每一間教室都成為“安全堡壘”。
愿遼陽的警鐘,能震醒所有人的僥幸心理。
因為守護孩子,就是守護我們的未來。
轉發(fā)呼吁:
如果你是家長,請轉發(fā)給更多人,共同監(jiān)督校園安全;
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請將文章收藏,對照檢查校園隱患;
如果你是學生,請將知識傳遞給伙伴——你的一次認真演練,可能挽救一條生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