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名茶,往往與名山共生。云霧繚繞的山地不僅賦予茶葉獨特風(fēng)味,更孕育了深厚的茶文化。山地君帶你穿越九大山頭,探秘那些藏在峰巒間的茶香傳奇。

01

武夷山·大紅袍:巖縫里的“狀元紅”

武夷山大紅袍,素有“茶中狀元”之譽,是巖茶之王。其母樹生長在九龍窠絕壁上,僅存6株,茶葉自帶“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沖泡后湯色橙黃如琥珀,七泡仍有余香。傳說中,明代舉人因飲此茶病愈高中狀元,皇帝賜紅袍披樹,猴子穿紅衣采茶的傳說更添神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武夷山茶山 圖源:“大武夷文旅”微信公眾號

武夷山是丹霞地貌的典范,九曲溪蜿蜒如帶,三十六峰奇崛如畫。游客可乘竹筏漂流,觀懸棺之謎,探閩越王城遺址,或夜宿茶村民宿,品巖茶熏鵝。若逢春末夏初,山間云霧繚繞,茶園與丹崖相映,恍若水墨長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武夷山采茶 圖源:“大武夷文旅”微信公眾號

02

黃山·黃山毛峰:云海中的綠茶仙子

黃山毛峰形似雀舌,綠中泛黃,白毫如雪,沖泡時霧氣結(jié)頂,蘭香悠長。清代茶商謝正安創(chuàng)制此茶,曾在巴拿馬博覽會斬獲金獎。茶葉生長于黃山高峰,晨霧暮靄滋養(yǎng)出“清泉潤喉,回甘生津”的靈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謝裕大茶博園 圖源:“黃山文旅”微信公眾號

黃山“五絕”中,奇松、怪石、云海與毛峰茶園相映成趣。2025年黃山推出“話茶趣”文旅產(chǎn)品,游客可登齊云山夜游,賞瞻淇魚燈非遺,或在茶山體驗采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竹嶺大方茶園 圖源:“黃山文旅”微信公眾號

03

廬山·廬山云霧茶:云霧里捕捉“仙氣”

廬山云霧茶以“六絕”著稱——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自漢代僧侶種茶始,云霧茶便與禪意共生。傳說中,茶籽由多情鳥銜來,僧人攀崖采制,終成“仙家靈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廬山茶園 圖源:廬山市融媒體中心

在廬山,游客可漫步花徑賞杜鵑,探三疊泉飛瀑,或夜宿牯嶺鎮(zhèn),用“天下第六泉”沖泡云霧茶。若逢雨后,山間云濤翻涌,茶園若隱若現(xiàn),宛如仙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廬山茶園 圖源:廬山市融媒體中心

04

鳳凰山·鳳凰單樅:一樹一香的“茶中香水”

鳳凰單樅茶香型多達十種,從蜜蘭到鴨屎香,堪稱“烏龍茶香氣博物館”。宋帝趙昺逃難時飲此茶解渴,賜名“宋種”,現(xiàn)存700年古茶樹“宋茶一號”,茶湯金黃透亮,山韻蜜香悠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鳳凰山采茶 圖源:“與鳳凰零距離”微信公眾號

潮州鳳凰山海拔超千米,烏崠山終年云霧繚繞。游客可訪單樅茶博物館,在百年“大夫第”老宅體驗潮汕工夫茶21式,搭配鳳凰浮豆干,感受“茶濃人情更濃”的嶺南煙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鳳凰山采茶 圖源:“與鳳凰零距離”微信公眾號

05

蒙頂山·蒙頂甘露:仙風(fēng)道骨的“人間甘露”

蒙頂甘露是中國最古老的綠茶之一,西漢吳理真于此植茶七株,開啟人工種茶史。茶葉緊卷多毫,湯色嫩黃如春水,朱老總贊其“延年益壽法”。蒙山年均雨日200天,茶吸盡“西蜀漏天”之靈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蒙頂山 圖源:“神州茶韻”微信公眾號

蒙頂山天蓋寺被12株千年銀杏環(huán)繞,寺內(nèi)可品古樹茶,訪皇茶園“靈茗之種”。春日雨后,山間云海蒸騰,游客沿1430級天梯古道攀援,恍若步入“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的詩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蒙頂甘露 圖源:“神州茶韻”微信公眾號

06

太姥山·福鼎大白茶:太姥娘娘的“綠雪仙芽”

太姥山白茶以日光萎凋保留自然本味,綠雪芽母樹傳說為太姥娘娘濟世所用,清代周亮工稱其“功同犀角”。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湯色清淺如月華,入口甘潤如晨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太姥山下茶飄香 李步登/攝

太姥山花崗巖奇峰林立,鴻雪洞內(nèi)綠雪芽母樹與摩崖石刻相映成趣。游客可登夫妻峰觀東海日出,品白茶時搭配福鼎肉片,感受“山海之味”的碰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白茶正值采摘期 張軍生/攝

07

獅峰山·西湖龍井:乾隆點贊的“綠茶皇后”

獅峰龍井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冠絕綠茶,乾隆欽點“御前十八棵”母樹茶,芽葉舒展如蘭,糙米色中透黃亮,虎跑泉水沖泡尤顯甘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西湖龍井 圖源:“浙江發(fā)布”微信公眾號

游客可漫步九溪煙樹,訪胡公廟古泉,或于茶田旁民宿小住,晨起采茶、暮聽溪聲,佐以藕粉桂花糖,盡攬江南春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西湖龍井 圖源:“浙江發(fā)布”微信公眾號

08

君山·君山銀針:洞庭湖的“金鑲玉”

君山銀針是黃茶中的“金鑲玉”,只采春分至清明前的肥壯芽頭。茶芽挺直如針,滿披白毫,沖泡時上演“三起三落”的茶舞。湯色杏黃明亮,滋味甘醇鮮爽,飲后回甘悠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君山銀針 圖源:岳陽日報

君山島是洞庭湖中的“蓬萊仙境”,柳毅傳書的傳說在此流傳千年。島上七十二峰如翡翠散落湖面,斑竹淚痕是娥皇女英的相思,而君山銀針的茶園則藏在云霧繚繞的山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君山銀針 圖源:岳陽日報

09

狗牯腦山·狗牯腦茶:狗頭山的“硒世珍寶”

狗牯腦茶形似鉤,白毫覆面,湯色清明如琥珀,1915年與茅臺同獲巴拿馬金獎。其清涼甘甜源自羅霄山脈的烏沙壤與溫泉地?zé)幔嫼笕玢迳斤L(fē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湯湖狗牯腦茶園采茶忙 肖遠泮/攝

狗牯腦山藏于遂川湯湖鎮(zhèn),游客可住溫泉民宿,晨采茶、午泡泉,晚餐品客家釀豆腐與茶香熏魚。春日的紅土地茶田層疊,偶見白鷺掠過,靜謐如桃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茶農(nóng)提茶簍傾倒剛采的茶葉過秤 肖遠泮/攝

從大紅袍的巖骨鏗鏘到銀針的洞庭溫柔,每一片茶葉都是山水的私語。當(dāng)春茶萌芽,不妨背起竹簍,上山采擷一縷茶香——畢竟,最好的旅行,是讓舌尖與腳尖,同時抵達詩意。

本文由國際山地旅游聯(lián)盟“兩微一網(wǎng)”綜合整理

部分圖源網(wǎng)絡(luò)僅供分享 如侵刪

一審:張雯雯

二審:鮑港

三審:張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