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太原市文物系統(tǒng)“五一”期間文博場館接待游客人數(shù)和門票收入在2024年各項指標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的基礎上再創(chuàng)新高。5月6日,中新網(wǎng)、新華網(wǎng)客戶端等央媒對“五一”假期太原火爆的文博游給予關注報道。

報道介紹,“五一”小長假期間,太原市文博場館接待總量達92.85萬人次,較2024年同期增長7.52%;門票總收入1453.89萬元,同比增長29.47%。其中,晉陽古城遺址公園及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接待量同比飆升139.11%,雙塔博物館、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分別實現(xiàn)39.4%和89.1%的客流增長,晉祠博物館以15.92萬人次、781.58萬元收入蟬聯(lián)“雙冠王”。

2025年“五一”假期期間,太原市文物局對外開放晉祠博物館、晉陽古城遺址公園等22處直屬文博場館,讓游客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感受文物保護成果,感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了讓各地游客沉浸式感受三晉歷史文化魅力,太原市文物局直屬文博場館于“五一”期間,為游客準備了56項文化活動、157項陳列展覽。其中,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推出“探秘晉陽 考古趣挖”“探秘晉陽 修復瓷光”“探秘晉陽 貼藏時光”系列活動,由考古專業(yè)人員引導游客“發(fā)掘”珍貴文物仿制品,修復瓷器,與古老文明對話,感受傳統(tǒng)技藝跨越時光的魅力。

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外地游客占比達73.8%,河北、陜西、內蒙古等周邊省份客源持續(xù)增長,印證太原作為晉冀陜蒙文旅走廊樞紐的地位。青少年群體占比22.28%,與各場館推出的56項特色文化活動形成強關聯(lián),親子研學游成為市場新增長點。

各文博單位創(chuàng)新推出“可觸摸的歷史課堂”: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設置仿制文物挖掘區(qū),游客在專業(yè)人員指導下體驗瓷器修復,日均接待量突破4800人次;晉祠博物館創(chuàng)新“古裝快閃+實景解說”模式,講解員身著唐宋明服飾演繹跨時空舞蹈,相關話題短視頻播放量超500萬次;太山博物館舉辦第五屆漢服文化周,日均吸引6000余名漢服愛好者參與花神巡游、唐式茶會,帶動周邊妝造租賃業(yè)務增長210%;晉商博物院開設非遺工坊,水拓畫、撥浪鼓制作等體驗項目預約率達98%,單日最高接待親子家庭1200組。

太原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AR數(shù)字導覽、沉浸式劇場、文物修復體驗等創(chuàng)新形式,22家場館打造出差異化文化IP。以晉祠博物館為例,其“數(shù)字活化”項目讓千年古建與全息投影技術結合,使宋代彩塑“開口說話”,相關技術應用使游客停留時長增加40分鐘。(李曉并)

來源: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