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望重慶第6期
- 本期主題 -
走街串巷
說起重慶有名的街道,你會想起哪里?
解放碑,觀音橋,磁器口,十八梯,白象街,南濱路,北濱路,來龍巷,米市街,山城巷,中山四路,三層馬路……這些街道的樣子,你仔細看過嗎?
熟悉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便是“行走”。只有放慢腳步,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空氣里的味道,去探尋耳邊的聲音,才有可能體會到最地道的風土人情。
這個方法的適用范圍不分土著或是外地人。大家很多時候都在忙于奔波,低頭瀏覽手機里的各種信息,并沒有認真停下來欣賞身邊的風景。那些看起來眼熟的場景,或許你曾行走于此中,還記得當時的感受嗎?
吳晚晴
中山四路
之所以會去拍中山四路,并不是因為它是重慶最美街道,僅僅只是因為它是自己喜歡的人現(xiàn)在每天早晨出門、晚上歸家必經之路,想去看一看,走一走。
吳晚晴
朝東路
△
從這個角度拍朝東路的人很多,有人想在這里抓住重慶獨有的市井氣,有人想透過這條如今依舊繁忙的老街去拍新地標來福士。我拍下這張照片只是因為想去看看自己喜歡的人長大的地方是什么樣子。2019已經過去,2020剛剛啟程,在時間的長河里,過去與當下都于此匯集。愿他平安健康、永久快樂,在做出任何選擇之后都依舊灑脫吧。
洪霞
棉花街
△
當年這里臨近碼頭,有大量貨船裝卸棉花,由此得名棉花街。棉花街最具特色的便是數(shù)不清的臺階,延綿不斷,直通江邊,充分展示了重慶的地形特色。除了臺階,這里還保留著重慶的纜車模型,作為以前解決爬坡問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一輩人心中永遠的記憶。
徐淼鑫
李子壩正街(李子壩輕軌站)
△
最近幾年,這應該是重慶最火的拍攝地點吧。我也隨主流,到此打卡一游。
徐淼鑫
山城巷
△
以“山城”命名的街巷,山城巷是唯一一條。原住民搬走之后,這里正在進行街道修繕與改造。有一些店開起來了,吸引了許多的年輕人來打卡,磚墻邊三三兩兩坐著附近的居民,隔著窄窄的巷子跟對面的老板聊天,感覺挺好的。
宋承林
2012年左右的十八梯片區(qū)
張衡宇
江北區(qū)郭家沱正街(望江機械制造廠)
△
偶然了解到這個地方,如同抵達的車行距離,不遠。它離我們時光距離也不遠。已經過了幾十年,如同其他一些曾經繁華似錦的工礦住宅老區(qū)一樣,如今已經顯得殘破。一走近這條老街,就立馬能找到時光最初的樣子。暖陽,微風,老樹,和居民樓里傳出的炒菜香氣,能讓人回到70、80年代某個夏天的午后和甜蜜的少年時光。這段獨特的工業(yè)遺址記憶,是一段中國建設歷史的見證,不應該被人遺忘。
海意
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過街天橋
△
這里已經是最佳打卡點了。深夜下機的話,走出機場看到如此整齊的黃色車隊,似乎就多了一份親切和溫暖。
州州
大佛段老街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