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tǒng),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

后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我們接著欣賞:

《驅(qū)車上東門》

驅(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迭,賢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這是一首五言詩,通過直抒胸臆的形式,反映批判了東漢末年時期社會的黑暗,體現(xiàn)了知識分子的頹廢悲涼心態(tài)。

東漢的洛陽,共有十二個城門。東面三門,靠北的叫“上東門”。作者驅(qū)車出了上東門,遙看著遠方的墓群,樹木蕭蕭,不覺得悲從中來,道路兩旁的茂密松柏讓人更加感覺到陰森。

墓地里死去的人就像墜入了漫漫長夜,永遠在地下長眠了,即便是千萬年也不會醒來。四季更替,陰陽變換,而人生就如同早上的露水一般,太陽一出來就消散了。

人的一生又像是寄宿的旅客,匆匆一夜,去而不返。人的壽命也不是像金石那樣永固,寒來暑往,歲月更迭,即便是圣賢也不能超越,實現(xiàn)長生不老。那些尋找丹藥想要成仙的人,很多都被丹藥所欺騙了,還不如樂在當下,穿著錦衣把酒言歡,快快樂樂度過這短暫的一生。

整首詩,詩人從由景生情,看到遠方的墓地、松柏,不由得想到人生短暫。能看出,詩人能生活在京都洛陽,生活應該是非常充裕的,但是在那個動亂的時代,看不到希望和出路,動蕩的社會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人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由此聯(lián)想到人生短暫,即便是那些尋求長生的人們也終是被丹藥所騙,浪費了光陰,透露出作者濃濃的無奈之情。

最后一句,體現(xiàn)了詩人的豁達一面,既然無法改變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還不如享受好生活,錦衣玉食,再飲著美酒,渾渾噩噩過完自己短暫的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