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不會撒謊
作者: 海海
今天大年初三,外面溫度零下23度,冷。
家里暖氣挺好,不出去了,繼續(xù)在家待著。今年過年規(guī)劃的可以,年夜飯第二天就干完了,沒剩飯,沒浪費,挺好的。
今天早餐是牛排,純咖啡。吃這個一天都不餓,頂事兒。
牛肉是去超市買的新鮮的,回來自己切的。今天煎牛排之前用木錘錘了一下,效果不一樣。
木錘把牛肉的筋膜捶軟了,肉捶松散了。這樣做,牛肉顯得嫩,而且醬汁容易入味兒,吃起來口感更好。
一塊兒牛肉,原味兒是有些野性的味道。大火煎烤時,那種焦糊味兒,牛肉肉受驚后劇烈抽搐的場景,讓你有小小的震撼。而接下來嚼起來的費勁兒程度,可能會讓你覺得粗獷有力量。
這種吃法是煎牛排的最初的感覺。男人,尤其是年輕人,有時候,也需要這種不加思考,武斷堅決的態(tài)度。
我更喜歡經(jīng)過慢慢錘打再煎的牛排。
用木錘把牛排放在案板上捶打,反復(fù)捶擊,會讓這塊兒牛肉發(fā)生明顯變化。
耿直有力的牛肉,瞬間變就得乖巧聽話了。牛肉再不敢直挺了,變得很溫順軟綿綿的。
當(dāng)然,這種敲擊捶打是要有技巧的。
一開始,老婆不知輕重,只管急風(fēng)暴雨式地猛捶。結(jié)果,肉被砸成了連接的絮狀物,不但完全失去了牛肉的彈性,最終連味道也變了。
后來,或許是為了做個創(chuàng)新,或許是節(jié)約時間。老婆隨便敲擊捶打了幾下,就結(jié)束了這個過程。
結(jié)果,這塊兒牛排有的地方軟,有的地方硬。煎出來的牛排,翻卷突兀,形狀各異,特別難看。吃起來,也是硬軟不同,此起彼伏的感覺,味道就更不好說了。
現(xiàn)在明白了,這個木錘捶打的過程,是需要練習(xí),需要耐心,需要磨合的。
比如,夫妻二人吵架了,妻子心有萬丈怒火,捶擊時,就會下手無輕重,這樣會傷害到了牛排,牛排身心俱碎,煎出的牛排就是如同身心交瘁的味道。
如果夫妻身心疲憊,厭惡了當(dāng)下的生活狀態(tài),捶擊時,漫無目的,敷衍了事。這樣的結(jié)果,牛排也感覺到,同樣會在你煎的時候,張牙舞爪,耀武揚威。
所以,無論做牛排還是做其它飯,心態(tài)很重要。
因為牛排不會撒謊。
無論有任何怒氣,任何煩惱,任何傷心之事,進了廚房,你就變了主人,一切食材便乖乖聽話。隨著你的節(jié)奏,隨著你的指揮,隨著你的操作,美味可口的飯成做了。
此時,你就是榮耀的王者。
你吃了就知道。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