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古代的讀書人,一旦功成名就,就要做四件大事兒。

哪四件呢?

那就是——起名號,刻部稿,備頂轎,搞個小。

這是什么意思呢?

起名號,就是自己給自己起個“號”,比如王安石,號“半山”,很雅致,對不對。

刻部稿,就是出一部個人專輯,專門收錄自己的文章、詩作。這件事兒很花錢,但非常能滿足讀書人想出名的心理。

備頂轎,很簡單,跟現(xiàn)在有錢了買個好車裝門面是一個道理。

最后,搞個小,是什么呢,就是納妾。

古代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納妾的。

不當官的普通人,只有年齡超過四十歲,而且兩口子沒孩子,才能納妾。

但是貴族和當官的就不一樣了,人家有特權,可以納妾。

比如,大詩人李白就有兩個妾;而蘇東坡呢,60多歲的時候,還納了一個12歲的小妾。

然而,歷史上,卻有這么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妻子花重金買了一個妾,都給他領進門了,卻被他嚴詞拒絕了。

不僅如此,他還讓人將這位女子好生送回了家,錢也送了人家。

這位大人物,就是王安石。

01 辭妾

安石呢,我們都知道,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關于王安石,一直流傳著很多趣事。

我們今天要說的王安石拒絕納妾的故事,可不是杜撰的,它有出處,出自北宋·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

1061年,王安石升任知制詔,這差不多是個三品官,職位不低。

當時,王安石已滿40歲。

為了讓自己的丈夫享受一下上流社會的待遇,王安石的妻子就花了90萬錢給王安石買了一個妾。

宋朝的90萬錢,差不多是400兩銀子左右,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

如此重金,說明這個妾不僅五官十分美貌,而且氣質、出身都非常有水準。

所以,在1061年的一天,王安石下班回家,就看到了一個美貌女子在家里面等著自己。

王安石是不知道妻子給自己納妾這件事的。所以,他就對女子問:“你誰???”

美貌女子盈盈一拜,回答的非常委婉:“是夫人讓我來侍奉您的。”王安石一下子就明白了了,哦,這是給我納的妾。

見女子美貌端莊,行為舉止雅致脫俗,出身一定不凡,所以王安石又問了:“那你是誰家的呢?”

聽到這句話,女子有些難過,答道:“我丈夫是軍官,負責監(jiān)督軍糧運輸??墒谴亮耍熊娂Z也都淹沒在水里。為了陪這筆錢,我家變賣了所有家產,但是錢還是不夠,所以只好把我也賣了,以湊錢還債?!?/strong>

聽到這里,王安石不禁傷感。一名堂堂軍官的正妻,竟然也會淪落至此。

于是,他招呼人來,不僅讓人將女子好生送回家家中,同時,買這名女子的90萬錢,也送給了那對軍官夫妻。

這就是著名的“王安石辭妾”的故事。

02 低調謙遜

作為北宋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天生就是敢于反傳統(tǒng)的。

你們都納妾,眷戀溫柔鄉(xiāng),我偏不納!

而且,他深知妾的地位低下,生活不易,所以,他從自己做起,堅決不納妾。

婦女的權益,也是在王安石這類人的推動下,逐漸提高的。

王安石的一生,心心念念的是都大宋能民開太平。

而對于自己的物質生活,他一直不很注重,無論吃穿,都幾十年如一日的平淡樸素。

據說,他經常穿著很普通的衣服,去山上溜達。

  1. 他來到山中的寺廟里,剛好碰到一群年輕的學子拿著書本,圍成一堆,在高談闊論。

他們談的有趣熱鬧,王安石也坐在了一邊,細細聽了起來。

這群學子們看見一個衣著普通的山野農夫坐在他們旁邊,不禁笑問:“你平時也看書么?能聽得懂么?”

王安石很謙虛,說:“看過一點?!?/strong>

這群學子們覺得十分好笑。一個山野之人,竟然而會看書么?

其中一個年輕人就問了:“那你又姓甚名誰?”

那么,這個年輕人為什么要問王安石姓名呢?

因為啊,在宋代,名字是能看出家學的。

宋代崇尚以文治國,稍微有點文化的家庭呢,給孩子起名都會參照經史子集里面的那些金句,這就顯得很有家學。

如果一個人,他的名字沒典故沒出處,那跟“讀書”二字基本是不沾邊的。所以,年輕人才會問他叫什么。

而王安石聽到年輕人這么問,只輕輕拱手,答道:“安石姓王?!?/strong>

這則故事,最后只用的八個字做結尾“眾人惶恐,慚俯而去”

王安石的低調樸素,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