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
驚蟄時節(jié),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于地下越冬的蟄蟲,萬物開始復(fù)蘇,生機盎然。
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strong>
意思是,從驚蟄之日起,桃花之類的花朵陸續(xù)開始綻放,春天的萬千美態(tài)顯露出來;二候的時候,黃鸝最早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不停地鳴叫;三候到了,人們看到鳩漸漸多了起來,鷹卻變少了,認(rèn)為老鷹都化作了鳩。
其實,“鷹化為鳩”是古代人們對周圍環(huán)境事物觀察不細(xì)致造成的一種誤解。
驚蟄時節(jié),附近的鷹開始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后代,而原本蟄伏的鳩開始鳴叫求偶,這時候,人們沒有看到鷹,而周圍的鳩卻多了起來,兩者大體外形都差不多,所以他們就誤以為是鷹變成了鳩。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里,當(dāng)然少不了詩人們的潑墨揮毫,欣賞兩首驚蟄詩詞:
《秦樓月·浮云集 》范成大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fēng)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ㄉ胰碧帲嫎侨肆?。
天上云朵聚集,隱隱聽到有雷聲陣陣,這是到了驚蟄時節(jié)了。天馬上就要下雨了,鵓鳩這樣的鳥類在不停的鳴叫著,道路旁翠綠的楊柳也在隨風(fēng)飄揚。香爐里煙霧繚繞,濕潤了羅衫,墻頭的紅杏濃密,花瓣變得濕潤。透過花梢的空隙看過去,有一人獨自在畫樓佇立。
寥寥幾筆,詩人就給人勾勒出一幅動人的畫卷。驚蟄時節(jié),馬上就要下雨了,鳥兒鳴叫,楊柳飄拂,紅杏盛開,煙霧繚繞,美麗的畫卷里一個人獨立,不知道他是在賞景還是在思考,給人無窮的遐想空間。
《聞雷》白居易
瘴地風(fēng)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余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悶熱潮濕的南方,風(fēng)霜天氣來得比別處要早很多,所以在春天的時候,也比其他地方回暖的時間要提前。在這里,整個冬天都看不會下雪,所以才到正月,就聽到了陣陣驚雷。隆隆的雷聲,驚醒了地下蟄伏的蛇蟲鼠蟻,枯敗的草木也都聞雷而動,紛紛冒出了新芽。
這首五言律詩,最后一句,是整首詩的中心。前面幾句,描寫了春天的美景,萬物復(fù)蘇,春意盎然,充滿了希望。但是只剩下他鄉(xiāng)之客的自己,內(nèi)心卻依舊如寒灰一樣凄涼冰冷,表達了當(dāng)時作者的不如意。
關(guān)于驚蟄,大家還知道哪些優(yōu)美的詩詞,歡迎留言討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