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別人瘦了20斤,羨慕。于是又鍛煉減肥,閑暇時間不是在公園,就是在去公園的路上。

城南勞動公園,有五一獎?wù)碌臉?biāo)志建筑,東邊繞花壇一圈紫牡丹,許多人打卡拍照。我去看時,花已殘敗,十幾厘米直徑的花,蔫頭耷拉腦的,偶有幾朵精神抖擻。不知道品種,且給它們起名“魏紫”。湊跟前聞聞,不香。

本地秦王湖和南水北調(diào)渠附近有兩處牡丹園,向往許久,沒去看過。這次見到仰慕已久的牡丹花,果然雍容華貴。公園南邊有一大片綠化帶,呈回字形種滿冬青。附近村子過年元宵節(jié)有傳統(tǒng),喜歡用竹子扎圍欄,做成九曲黃河陣,紅燈高掛,笑語喧騰,人在竹竿陣?yán)锩胬@來繞去的轉(zhuǎn)悠,怎么也出不去。此公園的冬青繼承傳統(tǒng),大方塊套小方框,一圈一圈又一圈,盤盤焉,曲曲焉,不知走了多少步,眼看對面高大的鋼化玻璃做的廊墻,怎么都過不去, 繞得人頭昏昏,最后一抬腿,直接跨出綠植圈。

鋼化玻璃圍墻,本地的特色,玻璃城最不缺的就是玻璃,有幾家單位直接用它做圍墻。我素來不喜歡這個公園,雖然它很適合走路鍛煉。這地兒原來是一片空地,靠南邊路,有兩根電線桿子,正在使用中的,距離只有幾米。某年早上班路過,見一輛中型卡車,鉆在倆電線桿子中間,恰恰好,就那么居中,兩邊僅剩半尺寬的距離。開進(jìn)去容易,挪出來難,司機(jī)不知去哪兒了。這技術(shù)! 嘖嘖。

再往前走,是一家玻璃兼碳黑廠的舊址,很長的一段透明鋼化玻璃圍墻。晚上燈不多,不復(fù)昔日燈火通明的生產(chǎn)場景。不用看,我也知道,里面種滿了各類樹,有柿子、桃、核桃、玉蘭花、紅石榴、大柳樹……當(dāng)下楊柳青青,青梅如豆,榴花正紅,柿子小小,不知那些租廠房的人會不會打理它們。

樹下有綠化帶,某日前老板說,你們成天坐辦公室,下去勞動吧!于是買了一批鐵鍬、镢頭和鋤,挖坑種樹鋪草皮,劃出責(zé)任區(qū),得包日常澆水。那坑不是尋常的坑,上面幾尺都是硬白灰渣子一類的建筑廢料,我們沒力氣,挖不動,全靠男工人們來幫看不過眼,本想讓你們鍛煉鍛煉,汗流浹背的成天才挖這點(diǎn)個坑,算算人員工資,還不如直接雇勾機(jī)挖合算。于是就改用勾機(jī)??刹萜哼€得自己澆水。有個管子,天熱,蒸發(fā)旺盛,隔三差五得澆水鋤雜草。

某下午,抽出倆小時,我們拿著鋤頭鋤草,前老板路過,見前某總拿鋤頭的姿勢不對,身體大概是40度角,近乎趴地上。前老板笑起來,勞動幾十年,沒見過這么鋤草的。我來做個示范。說完用腳踩住鋤頭,一掀木柄,矯正工具呈90度角,然后姿態(tài)優(yōu)美瀟灑地鋤雜草。那鋤頭不是尋常農(nóng)家用的,農(nóng)家鋤頭真鐵打就,越用越亮,越磨鋤頭越短。這僅僅是個花鋤,做樣子的玩意兒,遇到真正的種田把式,在土里拉了沒幾下,啪,斷。大家都憋著笑,前老板訕訕的丟下木柄,走了。

轉(zhuǎn)眼好多年過去了。

本地工廠漸少,曾經(jīng)的棉織廠、服裝廠、軸承廠、造紙瓷土廠、大大小的小玻璃廠、深加工玻璃(劃圓、鋼化、乳畫等),有的徹底沒了,有的把一部分車間外遷其他省市。目前僅存迎新、安全、鑫利、長城、德金、海生等幾家大玻璃廠,都在郊區(qū)。留下許多空廠房車間,有的拆了,有的蓋高樓。曾經(jīng)能容納那么多人就業(yè)的工廠噢~如今只余下那么多樓……那么多燒烤大排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