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陽朔是在2003年,騎行遇龍河、暢游龍勝梯田,西街如神一樣的存在,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驢友,穿越似的。

西街還是那個西街,畫廊還是那個畫廊,變化的是欣賞的眼光。但總有點遺憾,少了點心動?;蛟S這多年的眼界早已不拘了。

下午三點多鐘,西街還是頗為冷清的,少有人逛,隨便一個店鋪前都可成為VIP,所以只能在路中間轉悠,閑逛的節(jié)奏很容易被店主的熱情擾到。

哈哈,終于見到吸睛之處。喵喵的網絡神獸哦——羊駝,萌噠噠的,一只瞇著眼神,一只撲閃著的靈眸,有意無意的,恬靜無比的一臥一立在花茶店前。瞬間,我和老媽就被吸引了。據說全世界有300萬只,90%都在南美洲,其余都在澳大利亞,在這個西街居然見到!幸運呢還是幸運呢,抖音伺候上!

上次來時,錯過了參觀“徐悲鴻故居”機會,快到漓江邊時,果然看到指示牌,順路走幾步就到了縣前街一號——徐悲鴻先生故居所在地。這個建于清末民初的院落不大,坐東向西,傳統(tǒng)院式布局,磚木結構。展示了先生1936年——1942年在此任職時的畫作,雖是臨摹畫作,都有些不堪了,唉!一代大師!只有院落中間那棵近百年的擎天榕樹依然蓬勃。

好像西街就這樣再呈現一次,波瀾不驚。

第二天晨光熹微,細碎的陽光擠進窗子。起了!

獨自一人,準備往陽朔鎮(zhèn)周邊轉轉,出了酒店,看到了北面的江橋,有橋有水有山有景,在陽朔應該不僅西街吧。果然,別有山水風光?;蛟S將來再有興致可以徒步漓江更有雅趣吧。

下午,我們定了雞窩渡遇龍河十里畫廊景區(qū)的酒店,景色極美的。這是此行的最后節(jié)目,游十里畫廊。

當地有那種敞篷電動車,兩人騎行最是自由。我們只能雇了兩輛摩托車,騎摩托的女士很是照顧老人家的感受,一路都穩(wěn)穩(wěn)的,老媽的體驗非常好,選擇了三個比較重要的景點,工農橋、大榕樹和月亮山。

和老人家在一起,她不累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諝舛际翘鸾z絲的。

完美!有這樣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女兒全心護駕呢,甚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