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22日,在哈達鋪一座關(guān)帝廟里,召開了一、三軍團和中央軍委縱隊的團以上干部會議,

傳達9月20日哈達鋪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的決定。毛澤東同志在會上說:“我們要北上,張國燾要南下,

張國燾說我們是機會主義,究竟哪個是機會主義?我們要到陜北去,那里有劉志丹的紅軍,我們路線是正確的。

現(xiàn)在我們北上先遣隊人數(shù)是少一點,但是目標也就小一點,不張揚,大家用不著悲觀。

我們現(xiàn)在改稱陜甘支隊,由彭德懷同志任司令員,我兼政委。”支隊下編了三個縱隊,

一縱隊由林彪兼司令員,聶榮臻任政委;二縱隊司令員彭德懷兼(后為彭雪楓),政委李富春;

三縱隊即中央軍委縱隊,葉劍英任司令員,鄧發(fā)任政委。全支隊由七千多人組成。

上級指揮科、特科團等紅軍大學一方面軍的干部,改為上干隊。途中周士第同志調(diào)走,羅貴波任隊長兼政委,配屬三縱隊;

從哈達鋪開始,仗打得不多了,但在西北高原上經(jīng)常遇到敵人騎兵的騷擾。

一路上,毛澤東和彭德懷騎在馬上,有說有笑。因為過了秦嶺和渭河,就擺脫了敵人的追擊。

干部們有時走在他們前面,有時走在他們的后面,相隔只有三、五十米遠。

他們神態(tài)自若,也給了干部們很大鼓舞。10月19日下午,他們在距離吳起鎮(zhèn)約二十里的一些村莊宿營。

剛吃過晚飯,司令部命令各縱隊都進駐吳起鎮(zhèn)及附近村莊,大家聽了都十分高興,就要回到紅區(qū)了。

很多人忘記了幾天行軍的疲勞,像小孩子一樣歡呼雀躍,直往吳起鎮(zhèn)跑去。

但是,當他們進入?yún)瞧疰?zhèn)時,群眾誤以為匪軍又來騷擾,倉皇逃避一空。

他們在街上和窯洞的墻壁上發(fā)現(xiàn),到處寫著“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擁護劉志丹!”的標語。

確信是陜北紅區(qū)了。大家興奮地說;“我們真的回到自己家了!”

于是,出去找群眾,半天找來幾個老頭和老太太,卻語言不通,講什么都說“解不下”。

他們知道,群眾不了解真相,便沿街張貼標語“北上抗日,收復失地!”“與二十五、六、七軍會合,一致抗日救國!”

戰(zhàn)士們找來掃帚,把街道打掃得干干凈凈。不久,那些老人叫回了群眾。很快,當?shù)氐闹Р繒浐袜l(xiāng)政府主席也來了。

他們和戰(zhàn)士們熱烈握手,戰(zhàn)士們高興地把他們抬起來,舉到空中,口里說著南腔北調(diào),

但每一張臉上都表現(xiàn)出抑制不住的喜悅。握手、擁抱、激動、悲哀、歡樂、流淚、呼喊,形成旋轉(zhuǎn)奔騰的海洋。

陜甘支隊的一個老炊事員是個啞巴,從瑞金出發(fā)就一直緊緊跟著隊伍。爬雪山,過草地,不知踩破了多少雙草鞋。

一路上,沒見他笑過,也沒見他哭過,依然邁著堅定的步履跟著隊伍前進。

現(xiàn)在,他哭了,眼眶再也控制不住從心底里奔涌出來的淚水,這是勝利之后喜悅的淚水。

他在人群中轉(zhuǎn)著,顫抖著雙手解開腰間已經(jīng)磨成碎末的肉干分給這里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

他滿是皺紋的臉上老淚縱橫。他“依呀,依呀”地呼喊個不停。幾十年漫長的歲月使人忘記了許多往事,

但是這個激動人心的場面,這個紅軍老戰(zhàn)士的形象,還深深地印在當時在場的一些人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