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風(fēng)紅樓夢之龍蛇爭玉:連載220】
第八支〖喜冤家〗: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dāng)日根由。
一味的,驕奢淫蕩貪還構(gòu)。
覷著那,侯門艷質(zhì)同蒲柳;
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嘆芳魂艷魄,一載蕩悠悠。
解讀:
迎春之曲,是“第八支”?
若按“元迎探惜”的正常順序,迎春應(yīng)排在探春之前。即便按重要程度、“用反”等原因,迎春也應(yīng)緊隨探春之后,放在湘云之前,至少應(yīng)在妙玉之前吧?
即便隨圖讖之序,在圖讖中迎春是第六,在曲中怎么就是第八?
還有,“喜冤家”的“喜”字,非常刺目。
“冤家”本義是仇人、死對頭。又引申為“情人”,因又恨又愛。
可迎春對孫紹祖,既談不上“情人”,又無“喜”可言,說仇人、死對頭倒還符合。
我們一向?qū)t樓作者的用字,深以為妙,對這個“喜”字,卻當(dāng)如何理解?
又是跟讀者玩射覆,覆“喜”,射“福祿壽”。
“福祿壽喜”:本是中國神話中的四位神仙,是分別掌管降福、爵祿、長壽、吉祥的四神。
“福祿壽喜”在民間流傳已久,是大眾非常喜聞樂見的俗語,與“梅蘭竹菊”、“春夏秋冬”等四字詞一樣常見。有很多“福祿壽喜”的字畫、年畫等。
比如啟功的“福祿壽喜”書法:
再如民間的“福祿壽喜”年畫:
中國郵政為了弘揚(yá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2012年還發(fā)行了一套《福祿壽喜》的特種郵票,志號為2012-7。全套四枚,圖案分別為篆字和花體字的“?!薄暗摗薄皦邸薄跋病保瑫r配以蝙蝠、梅花鹿、仙鶴、喜鵲之圖。
中國民間用蝙蝠的“蝠”表示“?!?,用“鹿”表示“祿”,就是諧音法,在中華文化中很常見,《紅樓夢》中也用了這種方法。
第八支;覆“喜”,射“福祿壽”。
朱由崧:小字“福八”,又叫朱福八。還是“福王”。
中山狼,無情獸:
馬中錫“中山狼”的典故,說的絕不僅僅是“狼”,是用比喻手法,諷刺“負(fù)恩之人”。
《紅樓夢》中也一樣,用“中山狼,無情獸”,指的絕不僅僅是“狼”和“獸”,而是“負(fù)恩之人”、“無情之人”!
《紅樓夢》中有一人,以“無情”著稱,人所共知:薛寶釵!
任是“無情”也動人!
而且,寶玉、黛玉都為讀者指出過薛寶釵的“無情”。
所以,這個“中山狼,無情獸”,在反面指的正是薛寶釵代表的“金”國,滿清。
這跟“子系”的“孫”家,解讀為“金”國,滿清,完全一致。
“無情獸”,不是說“獸”,從文字上可對應(yīng)到:“無情之人”。
“中山狼”,不是說“狼”,從文字上也有對應(yīng):“山中高士”。
這個“山中高士”,典出“雪滿山中高士臥”,是薛、滿!
全不念當(dāng)日根由:
“金”國,滿清,是“負(fù)恩”之人,上文說過。從猛哥帖木兒到努爾哈赤,明朝都封為建州的都指揮使,對努爾哈赤更有扶持之恩。努爾哈赤卻“全不念當(dāng)日根由”,起兵反明,建立“金”國。其子孫更“不念當(dāng)日根由”,奪明江山,還把朱明皇家斬盡殺絕。
一味的,驕奢淫蕩貪還構(gòu):
甲戌本是“還搆”,庚辰本是“還構(gòu)”,己卯本是“還構(gòu)”。
“還構(gòu)”,從正面讀,完全不通。說幾個版本都抄錯,也說不通。
《康熙字典》:
還:“【篇海類編】音浮。又音否。俗作還字?!?/p>
構(gòu):“【篇?!客瑯?gòu)。楮木也。”
構(gòu):本義就是構(gòu)樹、楮樹。
“楮”是多音字:除了chǔ,還有zhū音,“朱”!
還,也是多音字,還“音浮”。
“還構(gòu)”,用多音來看,還、楮,念作:福、朱!
反面看,弘光帝朱由崧繼承了福王朱常洵的荒淫、飲樂,書中又好色又酗酒的正是迎春反面的弘光帝。只是出于正面故事的合理性,不能寫公府千金又好色又酗酒,所以把“又飲又淫”的特征,移到了迎春嫁的孫紹祖身上。
一味的驕奢淫蕩,正是“福、朱”,福王系的朱由崧,一味淫樂,貪圖享受,不理政事,導(dǎo)致亡國。
這是從字典字義和《紅樓夢》中常用的多音多義的角度來看的,再從典故的角度看,“還構(gòu)”也是用典:
古文中只有被高歡所廢的北魏皇帝元恭的《帝紀(jì)》中有“還構(gòu)”這個詞,《魏書·帝紀(jì)·卷十一》中“社稷危而復(fù)安,洪基毀而還構(gòu)”。
“社稷危而復(fù)安,洪基毀而還構(gòu)”:不正是弘光立朝的情況嗎?甲申之難,崇禎吊死,京城失陷,國家處在危難關(guān)頭。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朱明社稷危而復(fù)安,毀而還構(gòu)。
還有比“還構(gòu)”這個典故更貼切的嗎?
以下,是“金閨花柳質(zhì),一載赴黃梁”的歌曲版。
覷著那,侯門艷質(zhì)同蒲柳;
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表面看,是孫紹祖把佳人當(dāng)賤婢,作踐公府小姐。
反面同“金閨花柳質(zhì)”一樣。處于核心位置的字,是“侯門艷質(zhì)”的“質(zhì)”,和“公府千金”的“金”。而且,“質(zhì)”的對偶字正是“金”。曲中再次出現(xiàn)“質(zhì)”、“金”,明顯是重復(fù)強(qiáng)調(diào)。也證明我們解讀讖語“金閨花柳質(zhì)”時,抓關(guān)鍵字“金”和“質(zhì)”沒有錯。
同前,“質(zhì)”還是“人質(zhì)”、“質(zhì)押”的“質(zhì)”;“金”還是“金國”。
所以說“質(zhì)同蒲柳”,“金似下流”。
迎春弘光帝作為人質(zhì),如同蒲柳一樣低賤;下流的,是“金”。
“蒲柳”,典出《世說新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p>
蒲柳的特征:入秋就凋謝。
在《紅樓夢》中,“秋”一直是“金”國的關(guān)鍵字,“春”是朱明的關(guān)鍵字。迎春弘光,如同蒲柳,“望秋而落”,遇到“金國”就凋謝。
嘆芳魂艷魄,一載蕩悠悠:
嘆的是“魂魄”,說明是人新死。
蕩悠悠:是吊死、勒死時的用詞。
元春的曲中有“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我們解為脖子被勒、生命消耗的狀態(tài),指永歷帝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
迎春的“蕩悠悠”也一樣,也是被滿清勒死。前文“金累絲鳳”,用諧音“金勒死鳳”,解為金國勒死了迎春弘光帝。與“蕩悠悠”被勒死的描寫,可相互驗(yàn)證,不是孤證。
“一載蕩悠悠”,與讖語中的“一載赴黃梁”一樣,接著上句的“質(zhì)”、“金”,被金國關(guān)押后,正好一年,被金國勒死。與弘光帝的被俘、被殺歷史細(xì)節(jié),完全一致。
一載赴黃梁、一載蕩悠悠:重復(fù)“一載”,一年!
弘光帝朱由崧做了“一年”的皇帝,被俘,“一年”后被勒死。
未完,連載【明月清風(fēng)紅樓夢之龍蛇爭玉】
(點(diǎn)擊最上方的頭像或賬號名,進(jìn)入連載目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