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風(fēng)紅樓夢之龍蛇爭玉:連載222】

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

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zāi)梗?/p>

這幾句也都是用典。

“白楊”典故,我們看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相鄰的兩首古詩。

《驅(qū)車上東門》:

驅(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

“白楊”:都是描寫“墳、墓”的詩句。

所以曲中寫“白楊村里人嗚咽”。是因?yàn)椤跋掠嘘愃廊恕?,所以在墳?zāi)箚柩剩纯匏廊サ挠H人。

青楓林下”顯然是用唐詩典故,孫逖的《丹陽行》:

丹陽古郡洞庭陰,落日扁舟此路尋。
傳是東南舊都處,金陵中斷碧江深。
在昔風(fēng)塵起,京都亂如燬。
雙闕戎虜間,千門戰(zhàn)場里。
傳聞一馬化為龍,南渡衣冠亦愿從。
石頭橫帝里,京口拒戎鋒。
青楓林下回天蹕,杜若洲前轉(zhuǎn)國容。
都門不見河陽樹,輦道唯聞建業(yè)鐘。

詩中寫的是丹陽,金陵。

五胡亂華,洛陽、長安兩京失陷,所以詩中寫“京都亂如燬”,“雙闕戎虜間”。

衣冠南渡,五馬渡江,司馬?!耙获R化為龍”,建立東晉,建都建康,即詩中的金陵、舊都、建業(yè),就是南京。

石頭,是石頭城,南京的古稱。京口,是丹陽北邊的鎮(zhèn)江。

青楓林下:“回天蹕”,“轉(zhuǎn)國容”。

天蹕:是天子出行的車駕。國容:是國家禮儀,國家景象。

“回天蹕”是天子出行的車駕不得不轉(zhuǎn)回。因?yàn)椤熬┛诰苋咒h”,成了拒“戎虜”的“戰(zhàn)場”,北方之地都改變了“國容”,被“戎虜”占領(lǐng)了。

所以說不見“河陽”樹,故都洛陽北邊的河陽,當(dāng)然見不到了。

所以寫只聽到“建業(yè)”鐘,建業(yè)是南京,是衣冠南渡后的都城。

在京都城門看不見“河陽”樹,在皇帝車道只聽到“建業(yè)”鐘;青楓林下,皇帝車駕只能轉(zhuǎn)回;杜若洲前,國家容貌已經(jīng)改變。

這,便是詩人筆下的“痛失山河”!

詩是含蓄的情感表達(dá),是含蓄的美,不是赤裸裸。中華的詩詞、國畫,甚至音樂,都講求美的含蓄,這是國畫、國樂、國學(xué)中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不同于歐美非洲,也不同于游牧民族。

像《武林外傳》中錢掌柜說的,一個美女,絕不是赤裸裸地站在你面前,而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然后,就被大嘴“油爆枇杷”了。

讀《紅樓夢》,“油爆枇杷”何其多!讓我等奈何?萬事成蹉跎!

我們把這種“含蓄的美”,稱為“東方神韻”。

這種神韻,這種含蓄,源自詩經(jīng)離騷,繼之漢唐詩賦,早已融進(jìn)這個民族的審美血液中了。

“青楓林下回天蹕”如此,“杜若洲前轉(zhuǎn)國容”也是,“青楓林下鬼吟哦”又何嘗不是?

詩中的“杜若洲”,用《九歌·湘君》中的典故,“采芳洲兮杜若”。

在《紅樓夢》中,也有“杜若蘅蕪”,“杜若香飄明月洲”,說的正是薛寶釵的“蘅蕪苑”。

“青楓林下鬼吟哦”:典出“青楓林下回天蹕”,這樣的詩句,這樣的含義,金陵、舊都,“回天蹕”、“轉(zhuǎn)國容”,作者何意?不言而喻。

“青楓林下”吟哦的鬼,是“回天蹕”的天子!“胡人”亂華,衣冠南渡,是都城在金陵、南京的天子!是最后丟了兩京的皇帝!

對“油爆枇杷”的大嘴,豈止“不言而喻”?簡直言了也不喻!大嘴不管秀才說的“藏一半兒、露一半兒”,不管露的是什么,也不管藏的是什么,把“琵琶”理解為“枇杷”,直接“油爆”完事兒。

連天衰草遮墳?zāi)梗?/p>

像讀王維的詩,腦補(bǔ)此句圖景:一片墳?zāi)怪希谥B天衰草。

在唐宋詩詞中,“連天衰草”和“衰草”的典故很多,這里遮滿墳?zāi)沟摹八ゲ荨?,到底用的是哪個典故?

《紅樓夢》中,也多次用到“連天衰草”和“衰草”:

甄士隱解注《好了歌》:

陋室空堂,當(dāng)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賈寶玉杜撰《芙蓉誄》:

況乃金天屬節(jié),白帝司時(shí)……
連天衰草,豈獨(dú)蒹葭;匝地悲聲,無非蟋蟀……

可還記得瀟湘妃子的《菊夢》?

醒時(shí)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衰草枯楊”,“連天衰草”,“衰草寒煙”,一下便明白了。

看典故:“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詞,王安石的《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
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shí)時(shí)猶唱,后庭遺曲。

注意,王安石這首《金陵懷古》,寫的還是“金陵”!跟“青楓林下”的典故一樣,也是寫“金陵”。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共六個朝代。這六個朝代都建都“金陵”,就是南京。

《紅樓夢》中,賈雨村也說過“金陵地界”、“六朝遺跡”、“進(jìn)了石頭城”的話。

“六朝舊事”、“六朝遺跡”,說的都是南京的往事!

“至今商女,時(shí)時(shí)猶唱,后庭遺曲”,更是直接用了杜牧的名句: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我們也就知道了“寒煙衰草”的“寒煙”,原來是“煙籠寒水”。

中國最著名的“亡國之音”,便是陳后主的“后庭遺曲”!

所以黛玉說“衰草寒煙無限情”,是什么情?“亡國恨”!

所以黛玉跟讀者說“同誰訴?”黛玉的“衰草寒煙”之情,讀者可知?讀者不知亡國恨,黛玉提醒后庭花。

對“連天衰草遮墳?zāi)埂钡摹八ゲ荨?,作者同樣提醒過讀者,首句便問讀者“待如何”?典故是“帶朝煙”。

對第一句就提醒讀者“煙”,和黛玉在菊花詩中提醒“衰草寒煙”,第一回便提醒讀者“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怎么就能用來解讀第五回這句“連天衰草遮墳?zāi)埂蹦??這不是胡亂聯(lián)系嗎?

我們在此文開始的“讀紅樓夢方法總結(jié)”中,就回答了這些問題,總結(jié)了《紅樓夢》中的一些規(guī)律和解讀方法,像關(guān)鍵字法,系統(tǒng)性,前后聯(lián)系,重復(fù)強(qiáng)調(diào)等。

“連天衰草遮墳?zāi)埂?,跟“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不就是一個意思嗎?都是往事隨流水,只留下了墳?zāi)?,和衰草?/p>

所以這個“衰草枯楊”的“墳?zāi)埂?,人嗚咽,鬼吟哦,為什么?亡國恨!痛失山河!痛失親人!

惜春未完,下文繼續(xù))

未完,連載【明月清風(fēng)紅樓夢之龍蛇爭玉】

(點(diǎn)擊最上方的頭像或賬號名,進(jìn)入連載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