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街,縱行鄭州二七區(qū)近6公里的一條路,由隴海路分為北街和南街。沿途,有形形色色的樹,分布排列的「水」;有廣場、學校、金水河,還有美食和書。
在記憶里搜尋的往事,與現(xiàn)實里有趣君CityWalk(城市漫步)的風景互為映照,成為鄭州發(fā)展坐標軸中的一個個參照點。
興華北街全長1.2公里,不算長,有趣君對這條街的印象分了迥然不同的好幾塊,想來,這種區(qū)別源于路邊的樹。
綠城廣場一帶是高大的法桐,蔥郁陰涼。
丨這里是當天拍攝最涼快的路段之一
附近的飯店曾是這條街上最有名的,小時候在綠城廣場放風箏、看鴿子后,就拽著家人來這里吃漢堡、燴面或餛飩。
丨水晶魚原址一帶終于在前陣子出現(xiàn)了新的飯店
以及味美齋的烤羊肉串最近也開回了附近
過了廣場南路,梧桐收縮,毛白楊取而代之。不過大概沒人特別注意,因為另一種意義的「樹」——五十七中在這里。
就像每每聊起桃源路就能「召喚」出二中學子,興華北街與五十七中也是這樣的關(guān)系。
丨在校門口徘徊半天被告知已經(jīng)放暑假囧
作為校外跑道的濱河公園、綠城廣場,開了許多年的炸串、麻花、文具和書店,都讓57學子念念不忘。
丨和康復前街的暴雪「近」相呼應
有趣君去拍攝時,不巧已經(jīng)開始放暑假了,校園極安靜,連帶著周邊的店鋪都落寞了起來。
丨其實都是營業(yè)的,可能因為放假開門晚
穿街而過的金水河,再到桃源路口,玉蘭開始多起來,是飯店小吃最多,煙火氣最濃的地段。
丨錦鯉坊對面以前是個老式面包房
于是,每次聊起這條街,讓時間和記憶交匯的花店、面包房、餃子館、燒餅鋪……一一浮現(xiàn)在曾造訪此地的人們腦海中。
丨鄭州隨處可見的方中山在這里也開挺多年了
繼續(xù)往南,夏日里分辨不清的女貞和玉蘭,與街邊的服裝店交相輝映。
丨不知不覺這一帶老店還挺多呢
走這一段恨不得每家店都進去逛逛,好抵擋稀疏樹蔭間的炎炎烈日。
丨櫥窗里倒影的加油站也挺久了
隴海路的高架大約在十年前陸續(xù)開通,可有趣君已經(jīng)不太記得沒有高架是什么樣子,路口和延伸到測繪學院的道旁,曾經(jīng)種了哪些樹呢?
丨稅局附近好曬啊
興華南街全長4.7公里,足足比北街長了四倍。
丨分別拍攝于24年7月、 22年3月
有趣君按照兩年前寫的興華街評論區(qū)指引,先上剛過隴海路口的興華南街2號,找尋「很好吃的熱干面店」,結(jié)果折戟。
丨據(jù)說熱干面搬到小天鵝幼兒園對面了?
跟這一排唯一尚存的煙酒店老板打聽,得知幾年前都遷走了,「這邊沒有商鋪,也就沒人來了」。
隔街的對面也是,店鋪很少,修電動車的、賣燒餅的都只開了個小窗戶經(jīng)營。
丨哎
拍攝那天正趕上附近十九中放暑假,住宿的學生扛著被褥、抱著書本同等待的家人匯合,整個街口擁擠又熱鬧。
襯得那些消失店鋪的原址,更加空落落的。
丨放假啦
幾年前的「攻略」空無用武之地,那就走走停停,逛逛看看。
在興華南街一路南下,也不斷淌過「江河湖海」。
丨隔壁淮北街和淮南街也是臨水而居呢
算上興華北街的伊河,隴海、汝河、淮河、沁河、航海、漢江、長江、沅江……幾個大大小小的「水系」橫跨鄭州二七區(qū)的西南部。
「臨水而居」的每個路口,都有妙趣橫生的發(fā)現(xiàn)。
丨這簡易貼紙路牌還是第一次見
汝河路小吃云集,和興華南街交匯的路口不逞多讓。有趣君中午去時,發(fā)現(xiàn)臨街小商鋪(不是飯店)的店主們聚在一起忙活做飯。
丨好香
這頓街邊午餐極其豐盛,他們一邊架上碳烤爐,碼好各類烤串,一邊起鍋炒制蝦尾和蛤蜊。見到端著相機的有趣君,熱情招呼,還問要不要一起吃。
丨猜猜有趣君有沒有一起
傍晚再來時,興華南街另一側(cè)的松針蔡記蒸餃支起夜宵攤,工作人員忙忙碌碌。
丨照片拍的是中午
馬路對面一個燈火明亮的小攤兒頗為吸睛,倒不是因為排隊,而是攤主架設(shè)了四臺手機實時直播,麻利地招呼絡(luò)繹不絕的客人,同時也不忘對著手機表情管理。
丨知道如今直播盛行,也鮮少見到這樣的陣仗
淮河路和沁河路口則擁有不同于鄭州其他道路的特色綠植。
尤其從沁河路到航海路一段,道旁大樹的枝葉低垂,隨風、隨來往的車搖擺,深厚濃稠,白天時也比旁邊暗了一度。
丨用識圖軟件得知是樟樹,是嗎?
恍惚間仿佛自己不是在鄭州,而在某個南方車站,等待開往盛夏的車。
丨跟上圖拍攝的時間其實很近,不是晚上哦
接下來,興華南街168號院好大的門牌,亞星鐘愛麒麟當鎮(zhèn)宅獸,路邊露天理發(fā)一人攤只要5塊錢。
丨亞星的麒麟往南走還有對兒更大的
從鄭航路往南,隨著路兩旁從小區(qū)、小店,變成萬客來、家具建材市場,興華南街的面目也發(fā)生了些許變化。
丨以前覺得南三環(huán)好遠,現(xiàn)在很快就到了
鄭州圖書城,則在南三環(huán)等待著。
自從鄭州圖書城2015年從伏牛路隴海路搬遷到現(xiàn)在的地方,有趣君就再沒有逛過。
原因從距離遠,到網(wǎng)購更方便,再到無紙化閱讀占據(jù)主流,都讓線下逛書城買書,成為少年時的記憶,而不是現(xiàn)在的日常。
丨書城并不是興華南街的終點
這回都走到大門口了,怎么也要進去逛逛。
不出意外的,書城大門附近的店鋪基本都被教輔類專賣店承包了。
出乎意料的,走進書城,里面一片繁忙景象,店員拉著平板車來回穿梭,不賣教輔的店鋪也在櫥窗或門口貼上新進熱賣圖書名目。
丨撲面而來的印刷制品味道
有趣君逛書城的目標,從小到大都明確,一是漫畫,二是雜志。
漫畫店雖不多,但很好找,逛著逛著就看到被近些年熱門日漫角色立牌環(huán)繞的店鋪,一進門熟悉感撲面而來。
丨喜歡影山飛雄,私心放一張
漫畫單行本整齊疊高,還有畫集、小說穿插其間。游逛的顧客對著某一本小聲交流著其中的角色和情節(jié),一位大叔進門捏著手上的紙片對店家報出要幾套某熱門小說。
丨夢中情店
不是有趣君有意懷舊,而是此情此景實在跟小時候經(jīng)歷的一模一樣。
除了那時候臺子上碼的是《灌籃高手》《棋魂》《CLAMP畫集》《火影忍者》(現(xiàn)在火影也還是有的),現(xiàn)在變成《排球少年》《鬼滅之刃》《時光代理人》《戀與制作人》。
丨上面擺的作品都知道,捂臉
雜志店就難找很多,逛到二樓才發(fā)現(xiàn)一家。
碰巧遇到幾個大約是在學校附近開書店的來進貨,跟老板打聽最近賣得好的雜志,又問了上董宇輝直播間的某本刊物賣得怎么樣。
丨很多嚴肅文學的刊物都還活著
老板推薦了幾款后一句「現(xiàn)在學習類的雜志都不好賣,不學習玩的都賣挺好」讓大家都笑出聲。
老板表示現(xiàn)在學生都喜歡二次元,尤其官方的很受歡迎,《原神》畫冊一定要進很好賣,馬上重映的新海誠《你的名字?!芬操u不錯。
丨軍事和體育的雜志放在一起
也不是所有店鋪都這么熱鬧,尤其二樓的一些店,店主閑閑地靠在門口的椅子上,或看書,或刷手機視頻,不知道他們的生意如何。
圖書市場的整體下行,是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的。
線下獨立書店經(jīng)營慘淡,出版社聯(lián)手對抗京東,通過直播間賣書自救,董宇輝帶來的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銷量神話雖為人稱道,卻難以復制。
丨你最近看書嗎?看什么書?
而書城,作為線下圖書銷售的一環(huán),不同于新華書店提供了「閱讀」的場景,這里純粹就是賣書買書的地方。
但很神奇,有趣君在這里是感受到生機的,就像之前逛伊河路文化宮路的小商品市場時,由滿眼的各色商品帶來的驚奇和滿足感。
丨希望鄭州的小店們生意興隆,長長久久
從圖書城出來,橫亙在眼前的南三環(huán),阻斷了直接去南頭環(huán)翠路的通道。
索性拐到路旁的自行車道上休息,看到一對母女坐在樹蔭下看書,媽媽翻一頁,女兒翻一頁,旁邊放著用塑料袋裝的若干本新書。
突然間,興華南街的面貌,因為「壓軸的書」而更加鮮妍起來。
丨以前書城還在伏牛路時,也喜歡買完就蹲路邊看
時間是一場無法回頭的旅程,過來人難免回憶已經(jīng)消逝事物曾經(jīng)的充盈美好。而把時間拉地再長一點,總有新事物去填充那些離去的落寞,煥發(fā)新機。
興華北街的相對靜止,和興華南街一路向南延伸的變化,似乎也是鄭州這些年發(fā)展的一個注腳。
丨聚合、交融
想象現(xiàn)在在這條街上讀書生活的孩子,騎車風塵仆仆一路南行的身影,路上有美食,有清風,有書影,一切快樂和自在,一如既往。
一起嘮嘮嗑
關(guān)于興華街
你有什么故事呢?
還有什么想讓我們
拍攝講述的街道和地方
歡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熱門跟貼